“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原文、赏析

时间:2022-07-28 19:0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



原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创作背景: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

1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3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f6617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