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摘 要:卞之琳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中极为显著的一位,被誉为主智型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大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人生哲理。《距离的组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诗味浓厚、思想深刻,在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独树一帜,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本文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卞之琳 现代派 《距离的组织》 主智型 思想内涵 一、孤独沉思与悠远寂寞之悲哀感 卞之琳,江苏海门人,自青少年时期,就已经与文学结缘,1930年开始写作,作品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而这些诗集中,让我最沉迷于反复思考的诗文,就是《距离的组织》。 首先,《距离的组织》这首诗歌的第一句,“想独上高楼”中的“想”是一个领字,接下来的内容都是作者所想,然后通过“独”和“高”两个字,我们就能深刻地体味到作者此时的孤独与寂寞之情。中国古诗词中,就常用这两个字表达一种哀愁和孤寂之情,如李煜《乌夜啼》的第一句就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末尾句写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水调歌头》:“高处不胜寒。”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些传统优美诗句种的“独”“高”二字所表达的情感与卞之琳所要表达的情感一样,都是仅用一个字就为整首诗歌的情感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着眼点,这就是卞之琳所说的:“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总像是身在幽谷,虽然是心在峰巅。”①而这种“小处”体现的是呼之欲出的磅礴而沉重的孤独寂寞的悲哀之感。 其次,卞之琳善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与开掘,正像诗人所说的那样:“我写诗……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②如《距离的组织》第三句:“报纸落。”读报纸的时候进入梦乡,从而报纸从手中滑落,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这句简短的诗句后面是一个句号。如果没有句号,看似与第二句“地图开”是连续的动作,但是由于有了句号,其言外之意就是作者看到“罗马灭亡星”想起了自己的祖国此时也处于一种快要灭亡的状态,所以意识瞬间迷茫了,感到莫名的悲哀,进入一种似醒似梦的状态,所以报纸从手中滑落,通过“落”字的刹那感悟,使我们体味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或是无助感,而这种罗马灭亡星的突然出现与报纸的脱落、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瞬间转换更加显示出了一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发生着相同的悲剧的历史重复的凄凉感,这种时空的瞬间转换和情感的相同体会,更加加重了作家本人以及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悲伤之情的色彩。 最后,这首诗的第五句写了三个“灰色”,天、路和海都呈现一种压抑而沉重的颜色,卞之琳此时仿佛变成了画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暗淡色调的图画, 和艾青的《手推车》所运用的手法一样,都是运用了色彩的调配,造成一种凄冷的色调,形成了一种悲剧气氛浓厚的情调,使现实的苦难获得绘画般的视觉的感性体现而更见沉郁凝重,从而烘托出一个悲哀的主题来。 二、深深的家国情怀 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很难一眼看出他对祖国的深切关怀,他不像郭沫若那样以一种抒情独白的方式和华丽的语言将爱国情怀或者是人道主义喷泻而出,也不像艾青那样以一种直抒胸臆的手法和热烈的情感高呼:“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卞之琳在表达感情的时候,情感非常深厚,但语言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是一种平淡的方式,他说:“我彷徨,我苦闷,有一阵我悄悄发而为诗。”③这是因为卞之琳深受艾略特象征主义的影响,卞之琳曾经翻译过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有时不是强调感觉与思想结合,而是强调感性认识,尤其强调想,因此卞之琳所创作的诗歌,多是这样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遨游于历史的时空、现实的时空、一千五百光年之远的大宇宙的时空、奇幻的神话故事所想象的时空,主人公最后止息于午睡后觉识到的眼前时空,透过诗人纷繁的描绘,我们感受到了人的精神――人性的“魂”的宏伟、空灵,而且它还蕴含了如此多姿多彩的情与智,这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瑰丽、伟力,而且让人心旷神怡的奇妙的意境!④同时艾略特曾说过:“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回避感情。”⑤这也促使卞之琳的诗歌语言有时候故意在最该表现伤感悲愤的时候去回避这种情感,使这种情感压抑而辛酸,从而更加充满了张力。在《距离的组织》这首诗歌中,就充分地运用这种语言的张力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如诗的第一句:“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处在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之中,此时的卞之琳和与他处境一样的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大致相同,都消极或是悲哀地看待中国将来的命运,拥有五千多年辉煌文明的中国,也许就如同曾经繁华的罗马一样,面临着灭亡的命运。因此诗歌中说到的这一句要读《罗马衰亡史》和看到报纸上忽然出现的罗马灭亡星一样,仿佛是在读明天的中国,我们也不难看出隐含在其中的诗人的焦虑与痛苦。 诗的第六句同样有这样的悲哀:“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如同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卞之琳并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许今天是中国,但是明天也许就变成了别国的领土,这对如同卞之琳一样深沉爱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本该抒发的对祖国的命运的哭号变为一种冷淡的自问自答,仿佛一切与他无关,正如果戈理式的讽刺艺术风格被别林斯基称为“含泪的笑”一样,看似一句无关紧要又有些自嘲的自问自答,实际上饱含作者辛酸的痛苦。 诗歌的倒数第三句:“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是作者进入沉思冥想时,自己的友人把他拉入了现实当中,这现实也许正是卞之琳不能面对的,因此他仿佛哀叹了一声:“好累呵!”这既是对他在冥想之事上的疲惫又是他回到现实面对现实时所感到的沉重,后面的“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何其芳的《画梦录》中也运用了同样的典故,写白莲教某让自己的门童看护盆中的小草叶舟,结果门童玩弄小舟,使白莲教某险些落入海中。⑥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穿越,《画梦录》中透漏的就是这样一种逃避现实沉睡梦中的凄凉,卞之琳运用同样的典故,也就在对家国忧世伤时中更深一步地抒发自己孤独沉思与悠远寂寞的悲哀情怀,从而前后呼应,更加深化了主题。 《距离的组织》这首诗歌也是作者一直在沉吟人性的抒发,通过沉吟人性,更加体现了思想的深度,体现了主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波荡。庄子有“坐忘”说,要人“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以“同于大通”,这首诗的叙述者通过几条注解告诉诗歌中的主人公,不要抛弃什么,只要以生命的意识点燃自己的心智,就能达到“坐忘”。这也同样是在提醒着读者,作者以这种似乎远离社会、远离政治的角度,以另一种眼光、另一种立场去观看着自己的祖国,去为自己的祖国而沉闷却痛彻地呐喊,这也正体现了袁可佳所说的“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单纯的热情的宣泄”,体现了艾略特“经验”诗学的思想。但是这样的沉吟人性的抒发,更加促进了主题思想的明确――深沉的爱国情怀。也正如李健吾所定义的“沉思者”一样,“他们的生命具有火热的情绪,灵魂具有清醒的理智;他们不求共同,回到各自的内在,谛听人生谐和的旋律。拙于辞令,耻于交际,他们藏在各自的字句,体会灵魂最后的挣扎。他们无所活动,杂在社会的色相,观感人生的无常。”⑦ 卞之琳同现代派诗人群体一样,有着很强烈的现代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彷徨与焦灼成为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距离的组织》这首诗将时间空间的远距离用联想组织在午梦和小小的篇幅里,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现实的焦虑与孤独寂寞之感,同时传达了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卞之琳虽然一再强调“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仿佛表达了他对于时代的一种漠然态度,细细品味他的诗作我们就可以体会出这其中的深刻内涵,他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家国情怀,而也正是在小处的细微体察中让我们感到最强烈的精神震撼,我想这也是卞之琳的独特贡献所在吧!a ①②③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见《卞之琳文集》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第445页,第398页。 ④ 陈丙莹:《卞之琳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⑤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⑥ 何其芳:《画梦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⑦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见《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第136页。 参考文献: 【2】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中、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 李广田.诗的艺术.上海:开明书店,1946. 【4】 陈丙莹.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4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2d5dce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