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人物形象与性格浅析 一生一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生死相随。生不得相爱,死亦要相随。《牡丹亭》这个故事充分的展示了女主人公杜丽娘对自由爱情与婚姻的追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无声有力的反抗。本文着重分析杜丽娘与侍女春香的形象与性格。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分析,反应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以及被抑制的自由精神,从而凸显女性需要得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解放的迫切性。 标签:《牡丹亭》 杜丽娘 春香 性格 在我国古代,曾创作出许多歌颂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的故事和婚姻自由的文学作品。《牡丹亭》当属其中最为优秀的戏剧作品之一。所写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相爱,虽算得上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但是却把这种相爱由现实生活中邂逅相遇转变为梦中相恋。而因这一个梦,并决定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 一、杜丽娘 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的核心人物,汤显祖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着重描写她是如何追求幸福,反抗封建礼教的。并且以一个温顺少女,名门之秀的形象出现,故事突出了这种追求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法的矛盾。父母要求她做一个三从四德的淑女,以便“他日到人家,知书达理,父母光辉。”她便偏要追求真爱,因个“他年若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而香魂陨落。 1、生前的形象。太守之独生女,年十六。因游园感伤而逝。三年后,丽娘梦中情人柳梦梅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与梦梅结成连理。丽娘的出身地位,就规定了她必须要遵从的礼仪法度。名门闺秀,三从四德,必定是找得个门当户对之人,做个贤妻娘母。于是深居闺阁十六年的丽娘,从来不知外面世界有多么精彩。当看到园中春景,自有“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附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的伤感。被压抑的少年之心就像是被冰冻起来了一样,一旦被阳光照射,就会迅速融化。丽娘的青春之心,也随着游园而渐渐的融化,于是伤春而梦,因梦而病,寻梦无果,抑郁而终。由此来看,生前的丽娘是被禁锢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她是被关在无菌盒子里的细胞,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细菌,游园伤春,丽娘被细菌感染,无药可治,最后悲伤而死。除此外,还可以理解为,丽娘游园,寻春无果,是因为封建礼教的长期束缚;而后的抑郁而终,则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封建束缚的反抗。 2、死后的丽娘形象。丽娘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不再受到现事的礼教束缚。在冥界,向胡判官陈情,不卑不亢。因故事感人,博得同情,遂被准许还魂。还魂后的她,可以随心所欲,委身于柳梦梅,与他交好。这人鬼之恋,在丽娘看来,只是虚幻世界中取得的“虚情”,她不甘心于此,而是要求在真实生活中获得“真意”。于是丽娘为了得到这真情真意,并央求柳梦梅掘墓开棺,使其能还阳为人。表现了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的丽娘对待真爱的执着。这就与作者在题词中所说的“生而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非所至也”相呼应了。这就也体现出了丽娘的本性——渴望自由和爱情。 3、还魂后的形象。柳梦梅在丽娘的提示下,掘墓开棺,使得丽娘重生。重生后的丽娘又回到了这个充满礼教束缚的社会。她又必须去遵守属于这个社会的规则。杜丽娘为鬼时,可以自媒自婚。而做为实实在在的人时,就必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夕鬼也,今日人也”。做人就得活在现实社会的规则下,就得受到森严的礼教束缚。这也是丽娘性格的又一发展。在受到父亲的阻挠时,丽娘表现出的仍是对这份爱情的坚持。最后,在金銮殿上,将自己与柳梦梅的故事细细讲述,感动皇上,才使得这对历经波折的才子佳人,喜结连理。 综上所述,杜丽娘是被上天眷顾的女子,虽在地府走了一遭,却又复生;虽生前因爱而死,没能如愿与所爱之人在一起,但是死而复生,终与所爱之人共结连理;虽历经波折,差点与父断绝关系,但是,最后还是以大团圆结局。作者汤显祖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杜丽娘形象,以此来表达当时青年男女对于个性解放、爱情婚姻自由的呼声,并暴露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的束缚以及美好理想的摧残。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但是她要柳梦梅去探望杜宝,就含有以期取得父亲同意的意思。她鼓励丈夫获取功名富贵,也含有促使父亲承认他们婚姻的心思。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杜丽娘虽有着突破封建束缚的思想觉悟,但她的思想仍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所不可摆脱的集体无意识所决定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丽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反而使故事更具现实感。在当时的社会,仍是封建思想统治,所以没有绝对的思想解放,而杜丽娘只是反封建法度的一个萌芽。通过这样的安排,更加凸显出杜丽娘的人物性格,是她更具人性化。 二、春香 通过春香这一形象的塑造,可以凸显出杜丽娘的形象与个性。与《西厢记》中的红娘一样,春香一出场,就能让人感觉到她的活泼可爱。尤其是在《闺塾》这一部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春香活泼可爱的形象与陈最良腐儒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某种意义上,春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是丽娘性格中所不敢直露的成分。作为大家闺秀的丽娘,调皮、直率是不被看好的,但是作为丫鬟的春香却是可以有的。因此,在“闹学”中,春香对私塾老师陈最良的态度,也是隐藏在丽娘内心深处的态度。即春香是闹学的主角,但后台是丽娘。当春香发现花园—“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呢”,才使得丽娘走出闺阁,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美。在这里春香又起到了一个引子的作用。也正是这次游园,才使得丽娘因游园感春,想自己大好年华尽归于这深闺大院之中,只等春尽花败。是春香一步一步的带着丽娘寻找到真正的自己。因此,春香既可以看作是被压抑了的丽娘的反抗面,又可以看作是丽娘性格蜕变的推动者。春香如红娘一样,在各自的故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分析春香,其实就是为了更加有力的突出丽娘。通过春香这个世俗丫鬟的形象,对比出丽娘这个大家闺秀的温柔姣好。也正是这个丫鬟的世俗性,使她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呈现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子。同时,也反映出,长期受封建礼教束缚和压抑的丽娘,则是由于被压 制太久,内心的欲望难以实现,才会出现伤春而逝之情景。 三、小结 总评《牡丹亭》中的这两个人物,她们是相互支撑的。虽然在整个戏剧中,春香的戏份不多,但是其重要性却是不可忽视的。丽娘的性格通过春香的陪衬而显得格外的鲜明,使人读后便能感受到其强有力的反抗精神。虽是纤纤弱女子,但对自由的追求却是坚定无比的,可以因爱而死,也能因爱而生。通过对《牡丹亭》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女性人格的压迫。也能从这些人物角色中看出女性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倪复贤.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2) [2]《牡丹亭》明 汤显祖著 天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5 [3]王忠禄.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J].青海师专学报. 2003(04) [4]朱鸿.生命激情的绚丽虹彩——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J].龙岩师专学报.1999(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8f6d78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