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庖丁解牛》赏析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一篇著名散文。赏析庄子的这篇散文时,我们一定要抓住他灌注其中的哲理性和文学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赏析到位。 众所周知,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将之作为阐发哲学观点的论据,这些寓言故事又常常以人物间问答的方式出现。由于庄子写作“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因而,故事中的人物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如《逍遥游》中许由的形象,《人间世》楚狂接舆的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更是如此。 充盈着文学性的《庖丁解牛》在先秦散文中是一朵奇葩,它浸透了哲学的汁液,又因其“在喻言中尽情发透正言”“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独特的文学表现力而独步文坛,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其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者抓住了庖丁解牛的动作和声音,将一个宰牛者解牛的全过程写得丰富生动、情趣盎然,极富有艺术性。首先,写宰牛的一系列动作,手触,肩依,膝p,奏刀,将宰牛这种血腥的杀戮行为比喻为优美的桑林之舞蹈,动作优美娴熟,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性。其次,运用了一系列象声词,将宰牛的声音比拟成合乎上古乐曲节律的《经首》名曲。读到这些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是,庖丁仿佛不是在从事血腥繁重的劳作,而是已经完成了一次技术含量极高的技艺表演。庖丁整个解牛的过程可谓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举手投足间都妙趣横生。 另一方面,作者写庖丁解牛成功后的动作与神态也有很强的文学性,真是耐人寻味。由解牛过程中的“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的小心翼翼到解牛成功时的“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章把庖丁解牛后的那种扬扬自得,沾沾自喜,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中的栩栩如生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至此,一个技艺高超、修养深厚、道行高深的宰牛者形象便跃然纸上,可谓“状难写之‘态’与‘人’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艺术特质是庄子所特有的。他的散文多给人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之感。他写散文不是专从逻辑上去论辩,而是诉诸感性的直觉,并借助于作品中的形象塑造,运用寓言故事这个载体去表达种种哲学观点。因而,读庄子的散文,往往能给人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腾升,而这些飞跃腾升“近似于近代诗的语言”:“简峭,纵横,排宕,疏畅,流利,曲折,变化错综而不可端倪,一片灵气氤氲,可谓‘绝世奇文’”。 我们认为,充盈着文学性的《庖丁解牛》这朵先秦散文中的奇葩至今还散发着哲理的芬芳。因为庄子的哲学观点孕育在他这篇散文塑造的文学形象中。又因为“寓言是哲理与文学的结合,是智慧在具体事物上的表现”,而“庄子散文中的这些寓言(注:指‘庖丁解牛’之类)无疑都将发人猛省,增加人们的智慧,丰富散文的表现而成为文学园地的花果”,因而,我们有理由说庄子散文的哲理性与文学性是水乳交融的。 庄子散文里的寓言阐发处世哲学时,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借题发挥,寄寓深刻的哲理,《庖丁解牛》一文就是如此。庄子借写这个寓言阐释其哲学观点,它以筋骨盘结的牛比喻纷乱复杂的社会,以刀喻人,以用刀解牛的过程比喻在纷乱社会中的处事之径,从而说明他所奉行的养生之道。其“道”在文中的展开分三层:表层是“解牛”,中层是“养生”,深层是“悟道”。这个“道”就是循乎天理,依乎至虚,游于无有,取消主客对立,然而精神不为外物所伤,以达到享尽天年的目的。而《庖丁解牛》是从正面阐述这一宗旨的,也就是“在喻言中尽情发透正言”。这里的“喻言”就是前边的种种比喻,“正言”就是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前一段的“缘督以为经”那句全文的宗旨。除了借助比喻阐述“正言”外,还极有层次地论述宗旨,“吾生有涯”两句说理,“以有涯”四句谈弊,“为善不近名”两句是功夫,“可以保身”四句说效果,进而推出主旨。全篇由“解牛”到“养生”再到“悟道”,由“表层”到“中层”再到“深层”,层层深入,多侧面、多层次地阐发中心。而庄子对其哲学观点的阐述,不是以纯粹的逻辑推理取胜,而是借助塑造庖丁这一人物形象,用寓言这一文学载体让读者感悟从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它的哲理性与文学性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在庄子看来,蕴涵在“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相对的,而绝对的道理是可以意会的,也就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思。《庖丁解牛》阐发的是一种混世和游世的消极人生态度,学习时应该给学生指出其局限性:庄子的一切听任自然,求得内心的虚静的观点,是要求取消人的一切欲望、情绪,甚至去掉人的知识、能力,是泯灭是非之心,对现实采取鸵鸟政策,以内心的虚静超然抹杀一切平与不平,进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境界。这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取消一切斗争,安于现状,成为一群庸人。但它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人们进退维谷、小心翼翼求生存的真实情形。它在客观上让人们领悟到:如果掌握了客观规律,就可以进入“自由王国”、处理世事虽游刃有余但却必须审慎处之的道理。由于“形象大于思想”,对于《庖丁解牛》哲理的理解已远远超过了庄子的主观意图,如还可以说庄子宣扬的是一种“夹缝主义哲学”,甚至可以说是“技艺熟能生巧”等。 教学《庖丁解牛》一文,我们只有抓住了哲理性与文学性的结合,才可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悟庄子博大精深的哲学观点,进而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对文本中哲理性与文学性结合的解读,才可能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这样才算完成了单元教学任务。因为教学本文,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应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渗透其间的“中华文化精神”是否了解,能否“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所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还负有把散文里的“形象塑造”与古代诗歌里的“形象塑造”加以区别的教学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cfb1cf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