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4-01-28 04:34: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测评

(满分:120 时间:120分钟)

阅读题(40)

一、现代文阅读(9,每小题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这在咱们今日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患病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当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献曲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毁灭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予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方或示意,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由,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将仲子》一诗。《将仲子》原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谈;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⑤诗三百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终把诗尊为。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宏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自中华书局学问丛书金开诚《诗经》)

下列关于原文①②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一般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作封建教

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消遣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状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愿,以达到俊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毁灭,是由于猛士作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解析: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一般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意的。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

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说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接受断章取义的方法,寄予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了《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忧,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音乐渐渐兴起,古乐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解析:C,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忧,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信任,他的意思是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就都把他当作叛臣了。 答案:C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怀到平常语

文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假,人民群众的作品假如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照旧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接受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解析:B,不然则照旧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 答案:B

二、课内文本阅读(15)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5题。(8,每小题4)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歌开头两句用比方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有怎样的看?

答案:这个比方是说,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全都的。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就是门第打算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患病。作者认为这格外不公正,但无法转变,只能发诞生气的控诉。

5.“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安能行叹复坐愁一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当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心非木石岂无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


,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头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7)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三国·]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

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

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难过。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只是单纯的写景吗?(3)

答案:这两句诗是写光明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这好像只在写自然景色,但景中有人,不仅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而且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高妙得多。7.“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答案:这两句是典型的景中有情,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三、课外文本阅读(16)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8,每小题4)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

,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①泉客珠:指珍宝。泉客,传奇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变为珍宝。②佛教传奇,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贮存物品的小竹箱。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解析:本题要求简述故事,只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按原诗句挨次,将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出来即可。作答时,要留意一是故事的结构完整,有头有尾;二是精确 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不成书”“哀今征敛

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宝;珍宝里模糊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宝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9.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宝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解析:解答本题,要留意从全诗看的要求,结合全诗特殊是上下句来理解寓意。一是弄明白隐字”“化为血指的是什么?二是知人论世,结合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即他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怜悯。 答案: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宝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0~11题。(8,每小题4) 阮郎归 西湖春暮 []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

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①番腾: 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怜悯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读懂诗歌大意。先抓住题目中所言人物动作神态,再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感情: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明丽,翻腾吵闹,表达了爱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

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无可奈何的感叹。

答案: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11.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解析:先要明白点面结合的含义,点面结合是场景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就是的描写;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是暮春场面中的一个个细节,的描写。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画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衬托;以景起情,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

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这个贫困县的领导们分坐几辆豪华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

,好不气派。 C.然而,特殊让人不解的是,很多贪官总会在庭审中、宣判时、高墙内、枪口下,才表现出一副懊悔不已、声泪俱下、痛心疾首....

的样子。莫非,他们在贪污受贿腐败之初,就不知道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父老乡亲? D.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从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解析:A,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转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C,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D,顺藤摸瓜:方沿着发觉的线索追根究底。以上三项均与语境不符。 答案:B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A.从今日9时起,150辆首都巡警武装巡逻车组成的专职武装巡逻力气开头运行,这也标志着北京警方专职化

武装巡逻工作的正式启动。

B.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峻打击。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马上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的从中世纪的梦魇中糊涂、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中外经典名著阅读可以让中同学接受高品位文化濡染,进而更高层次地形成同学个体的人文素养,构建同学个体的精神大厦。

解析:B,仿造伪劣产品,不合规律;C,句式杂糅,去掉只属于才会有;D,搭配不当,应为提升…… 答案:A

14.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 ;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安静和欢愉;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①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秀丽 意境中,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 ②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秀丽 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③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李乐薇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⑤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精神依托,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⑥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答案: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135e6b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