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茅盾先生在杭州的相遇

时间:2022-08-07 18:1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与茅盾先生在杭州的相遇

作者:沈虎根

来源:《博览群书》2016年第07

陪同茅盾接待波兰客人

20世纪的60年代初,具体说即19601026日那天开始,我参加了陪同茅公在杭州接待波兰作家协会副主席普特拉门特夫妇的活动。茅公早在1020日先期到达杭州,以文化部长的身份视察我省的文化工作,如观看婺剧《卧薪尝胆》、出席杭州大学中文系师生座谈会等。客人是六天后从广州抵杭,按预定计划由茅公在杭州款待的。客人到杭后,白天参观、游览,晚间看戏,中间有两次宴请。宴请是超常规的隆重。第一次当天晚上,茅公在下榻的杭州饭店以他的名义设宴招待客人,出席作陪的有省委宣传部长金韬,省文化局副局长王顾明、许饮文,浙江美院党委书记陈陇,年轻人就是我与胡小孩——我的社会职务和身份是杭州市文联副主席、青年作家。晚宴结束后,略作休息,我又参加陪同去武林路省群众艺术馆小剧场,观看折子戏《断桥》《双下山》等。第二天(27日)中午由金韬部长出面设宴招待客人,作陪的仍是原班人员。我省上述领导同志,除了参加迎送和宴请,外宾的参观、游览活动都留给了我们年轻人——这在客观上给了我与茅公较多的相处机会。 茅盾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作风随和,知识渊博。

那时我还在浙江工人报社当副刊编辑,组织上为了照顾我进行文学创作,批准我带着报纸任务下厂深入生活(蹲点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虽然已在当年(19608月)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之前又被全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我还只是一名很幼嫩的青年业余作者。因此,当我领受这个任务时,是十分兴奋的。兴奋点不在外宾,而在久仰的茅公。我对茅公,过去只听过他有几百人、上千人范围的报告,而这次则是近距离的相处、面对面的讨教了!

茅公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态度十分随和,不但毫无大官架子与文化名人气派,还使我领略到一股久违了的乡土风范。每每替他引一引路或递一递物,他必会连道多谢,多谢。他身兼全国作协主席,对我这个入会不久、创作力并不旺盛的会员(即便有较好反应的作品《新米饭》、儿童文学集《金枝玉叶》,也是在两三年以后),自然是不熟悉的。但是他会主动问话,通过最初的问答,很快消除了这种不对等的距离。比如他问了我姓名,就说我们是本家,五百年前是一家,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杭县,小地名是博陆,他说和他家乡桐乡乌镇是近邻,可算是同乡了;他又问我主要是写什么的,我说主要是学习写小说,他又说们又是同行同业了。接着说我们是同姓、同乡加同行同业,有缘啊。我忙说不敢当,精神也随之放松了。对青年剧作家胡小孩说了些什么,我没有在意,但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就是问了胡小孩的名字后,他问是笔名吗?胡答原来就是这样叫的,他说今后可以把傍拿掉,留下字,全称胡小亥,那就叫到中年、晚年就不是小孩了。接着他又说笑,不过千万不能再把拿掉,拿了字,胡小亥成了胡亥,就要被赵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223db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