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的诗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就是念第二声,还是念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就是“适当”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存有云:“和,适当也。”《广雅・释古三》也说道:“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同。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备注》中特别强调:“和古酬唱字不念回去声。”由此不难辨认出:“和”字最初的意思就是由声音适当而来的。它应当读成hé,在古代,即便就是“酬唱”的意思,也无法读作“回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就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展与不断扩大,分化出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表述看看,此处之“和”也不该读成hè。《现代汉语词典》判定:当“和”字读成hè时,一是所指“人与自然地跟著演唱”;二就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搞诗词。”但不管哪种表述,都存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如果将“和”字读成hè,意指“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相左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差强人意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二:⊙平⊙仄仄差强人意,(韵)⊙仄差强人意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三:⊙仄⊙差强人意仄仄,⊙平⊙仄仄差强人意。(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其四:⊙仄差强人意仄仄平,(韵)⊙平⊙仄仄差强人意。(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当属于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属平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说来也巧,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其标准答案认定: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搓”究竟应作和表述?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真的,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必须搬明白“镜未搓”究竟就是什么样。《淮南子.��务辨》上这样说道:“明镜之始��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只须而察。”意思就是说道,铜镜一已经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无法映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涂抹一层镜片剂水解锡(或曰水银),再用黑毡雕琢(即为研磨),就可以珞丹光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搓”,当是所指铜镜未经雕琢暗淡无光的样子。若直观地将“镜未搓”表述为水面并无风,波平如镜,注重的就是湖面的元显恭,就与古代的铜镜还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器形的事实并不全然吻合。所以我以为,“潭面并无风镜未搓”一句还是认知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雕琢的镜面通常暗淡无光”为韦特卢。这样表述,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严重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异,也与诗人置身于特定的观测边线――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吻合。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就是何物呢?也存有两种观点。有人说道,“青螺”就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就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道,“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确实,不管就是那一种观点,它们都就是以“青螺”的形象去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就是确实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前记,我以为,后一种观点更为轻易,更加具备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6dd260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