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 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基础服务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一、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是适应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在工作方式、工作导向上,中央和地方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注民生、生态、社会事业以及干部作风;由原来的GDP导向转为当前的民生导向。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就是在社会治理中抓好为民服务,在为民服务中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推进网格化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亟需打好“组合拳”。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不通畅、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导致党委政府对群众的一些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确,另一方面导致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和意图,群众不理解。推行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多元参与的转变。 (三)推进网格化管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现实需要。推进网格化管理是零距离服务群众、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有效载体,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渠道。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走进百姓家、聊的家常事、解的眼前难”等细小琐碎的生活小事中转变作风、提升素质的同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划分治理网格。科学划分网格单位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一是标准要科学。不能简单地以面积作为划分原则,应充分考虑分配到每个网格的户数、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历史沿革、业态分布以及网格员的工作量等因素,尤其做好新开发居民小区、棚户区改造回迁小区等特殊小区的网格划定。二是特色要凸显。在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集中的街道、市场,探索设立“驻地单位网格”、“商户网格”等特色网格,组建商户服务协会及行业组织,积极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自我管理服务。三是服务要公示。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公示制度,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管理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等;在社区公共服务场所,设置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同时也方便更好服务群众。 (二)搭建高效信息平台。一是实现全覆盖。明确各级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定位、组织架构、工作场所、运行机制,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以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的目标。信息平台落实专人负责,实行信息集中采集、随时录入,并做好日常维护及更新,全面实现社区“人、地、物、情、事”管理的信息化。加快整合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逐步建成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二是实现高效率。按照“信息实时采集、措施实时跟进、成效实时体现”的要求,建立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网上办事平台和民意直接表达通道。构建与网格化信息平台相呼应的民情网、服务网,实现“群众动嘴、数据跑路”,广大群众只要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就能快办事、办成事。 (三)打造专业网格队伍。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要求,积极推进网格管理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重点选好配强网格长,发挥其管理服务团队“领头人”作用;同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充实网格员队伍。加强对网格员的管理培训,定期进行政策法规、社区管理、职业道德、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逐步实现社区工作由“专人单项、一岗一责”向“一专多能、一岗多责”转变。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引导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参与管理服务。 (四)健全严格考评机制。建立考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对网格管理员、村(社区)、镇街以及有关部门,综合其社情民意事件处理、群众满意度等有关情况,实时动态打分考评。进一步细化网格化管理的考核问责机制,重点督查办结满意率、矛盾化解率、走访入户率、信息报送率和问题处理率等情况,并及时予以公开。特别是将考核结果与责任单位的评先树优、干部的提拔重用有机结合,与网格管理员报酬、奖惩和任用挂钩。 (五)强化工作保障支撑。从打基础谋长远的高度,坚持把网格化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在列支相应财政资金作为网格化管理运行经费的基础上,整合对社区工作多元投入的资金,为每个城市社区落实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切实解决网格员的工资待遇、信息化建设资金、社区办公场所等问题,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强化硬件保障,配齐配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六)创新治理方式方法。以“网格”为载体,通过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权益保障和利益诉求表达等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理顺群众情绪、缓解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把流动人口、困难群体、特殊人群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点,建好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台帐,按照一人一策或一户一策,定期组织开展集中走访活动,落实救助帮扶措施。整合人口信息、基层党建、代办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困难救助、社会治安防控等面向基层的服务职能,建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民生诉求。 三、枣庄市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现状和下步方向 枣庄市网格化管理实施以来,各级按照“高点起步、科学定位、大胆创新、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大胆探索、整体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三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在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精细化”服务中,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工作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思想认识上,个别领导干部对网格化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关注度、支持度不够。工作推进上,平台建设管理使用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队伍素质和保障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下步重点应做好:一是抓住“牛鼻子”。牛鼻子就是我们推行的网格化模式管用不管用、群众认可不认可。对百姓的诉求,确保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解释。二是鼓励创新探索。勇于探索,不断优化。三是完善工作流程。在简便实用的前提下完善系统、闭合流程,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收集分解平台与组织部考核督导局的考核督办环节的闭合,打造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四是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定期进行专题研判,着力解决人员编制、管理经费等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格督导考核。建立完善的督导考核体系和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机制,通过扎实开展分析研判会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真落实,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7ffef429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