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之《滕文公章句下》有感 《滕文公章句下》第8章有言:“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和待来年?”意即:“如果晓得这种行为不合道理,便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说这句话的缘起是:宋国大夫戴盈之请教夫子,能否将税率一年一年免除。孟子以喻代理,言说:假如宋国有一偷鸡人,在邻人的点化下,明白了这是不正派的行为并准备改正。可是,他不忍立马悔改,意欲暂时减少偷鸡数量,满满改彻底。为此,孟子以上文相告。 显然,孟子很善于引导,采用了一种委婉之说劝导宋大夫当机立断,减免税率。原文没有出现事情的结果,我们无从知道赵盈子是否把孟子的建议汇报给君王,也从知会宋国最终是否采纳了这个建议。可见,此章的目的不在于事情的结果,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知错就改,改则立断,断则彻底。 但是,生活当中,有时候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刑满释放人员,犯罪的几率往往会更大;吸毒成性男女,重操旧业的大有人在;贪污腐化官吏,总结禁不住一次次金钱的诱惑。如果他们都能一次性改正,就不会有更多的阴暗面存在。 那么,如何真正触动人的内心深处,让其痛改前非、改邪归正? 重症下猛药,经受生活大变故,感受身心大痛苦。 某电影中,会长的儿子不争气,整天抽大烟,不干好事,甚至把日本人引进县城绞杀国民军。事与愿违,日军未能见到追捕对象,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倒围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其中就包括那个通风报信的大烟鬼。尽管当时他苦苦哀求日本军官,放过自己的老爹,可最终还是没有奏效。血的代价换来了灵魂的觉醒,昔日的“败类”为父报仇,战死沙场,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去年,某一天,从燕云大厦经过,施工现场,有一着校服的男孩在向板车上铲土。父亲站在车旁,浑身上下都是泥土,已然辨别不出衣服的颜色。装满车,父亲在前面低头弯腰拉,儿子在后面伸胳膊蹬腿推,当他们经过面前时,我分明能看他们勃颈上的汗水。没有问及是父亲要求儿子来的,还是儿子自己要求帮忙的,总之我们能看到后生劳动的身影,也能想象这种教育会在年轻人心中扎根发芽,会改变其生活轨迹和心路轨迹,让他铭记一生。相信,父亲拉车的背影会永远驻进儿子的心底,一住就是一生,甚至会继续向下传递。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b755b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