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 爱好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数千年来,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燃薪而读等故事传为美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勤学、善思、贵疑、好问等优秀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品格,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准确的学习观、掌握准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立德增智,学不可少 中华民族“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由来已久。《论语》 开卷第一篇的标题就是“学而第一”,把学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相差无几,后天的学习才使人有了优劣高低之分。荀子把人性分为“性”和“伪”两个方面,“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伪”指的是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学习、教育形成的品德。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有缺陷的,故而“恶”;“伪”就是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加工改造,目标是“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自然属性是加工改造的基础,没有加工改造,“性”的完善美好就无从谈起。而化“恶”为“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接受教育,努力学习。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曾说:“非学无以广才”。古人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是增加学识修养、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古人看来,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途径。 人刚生下来并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之所以有的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其唯学乎”。明朝思想家王廷相认为智能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说:“使无圣人修道之教,君子变质之学……虽禀上智之资,亦寡陋而无能矣。”意思是:即使是一个禀赋很好的人,如果不去学习,也会浅薄而无能。清代思想家戴震明确主张人的智能是后天学习和持续扩充的结果。他说:“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贤圣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问学,贵扩充。”即是说,人的智愚相差无几,智者圣人无非是通过努力学习,持续补益不足,改变愚昧,扩充知识的结果。所以,“唯学能够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明代思想家李贽甚至认为人的智能不存有天赋上的高低差异,“圣人不曾高,凡人不曾低”,差异主要是后天的学习、见闻、思虑等的不同造成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学不可少也”。 学习能够培养人的情操,坚定人的信念,锻炼人的意志,提升人的智能。 2 书山之径,力学不倦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叶适认为:“天下之物,未有人不极其勤而能够致其用者也。”在古人看来,“勤”是学有所成的不二法门。 我国历史上勤于学习的故事不胜枚举,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东晋学者葛洪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学习就像“救火治病”,就像“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这些论述是很深刻的。 俗语说:勤能补拙。一个人,即使聪明才智远不及人,如果勤奋刻苦,也能有所成就。反之,如果在学习上坐享其成,即使资质过人,也可能一事无成。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很愚钝,记忆力很差,一天要读熟百把字都很吃力。但他毫不气馁,日夕披览,孜孜不倦,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说是有一个叫仲永的人,小时候资质过人,但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终使其碌碌无为。王安石感慨地指出,五岁便能指物作诗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关键是不学习造成的。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中说:“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 很多人都知道“勤”的重要性,不过,勤奋一时容易,要长期做到勤而不疲很难。这也是很多人在学习上一曝十寒的原因。古人则主张快乐地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不如自觉学习,自觉学习不如快乐学习;愉快地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代思想家张载也有很深刻的论述:“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着心处如何。”意思是:学习是否卓有成效,天资优劣、勤奋与否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看其对学习是否有兴趣。 孟子以前说过:“不专心致志,则不得。”荀子也说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古人把专注看成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 学习不但要专心,还要有恒心。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 贵疑好问,然后能才 读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途径,但也不能信师泥古,拘守陈说。孟子就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唯师、唯书、唯古,限制了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创造力,为古代许多学者所不屑。他们主张用怀疑批判、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态度去学习。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才会深入思考,才会向人求教,也才能悟出新知,有所进步。有疑犹如开启主动思考、追求新知的钥匙。如果只是一味埋头读书,提不出什么问题,说明没有与作者一起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学习收获是很小的。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清代思想家王夫之继承了朱熹的思想,说:“由不疑至于疑,为学日长;由疑至于不疑,为道日固。”清楚地说明,学习的过程就是由不怀疑到产生怀疑,通过学习,疑问得到解决的过程。由不怀疑到产生怀疑,说明动脑子了,学习有进步了;通过学习,疑问得到解决,说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更深入了,收获更大了。学习就是这样由不疑——疑——不疑的矛盾运动过程。 怎么才能做到由疑到不疑呢? 荀子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把好问视为成才的重要途径。《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问题的大小深浅与收获大小成正比。好问,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著精神。清代大画家郑板桥说:“读书好 问,不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敢于承认自己对某个问题不懂,而且主动向人请教,变不懂为懂,要有很高的境界。孔子就是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他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过;入太庙,对不懂的东西“每事问”。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学友之间的相互切磋,要想得到丰富的学识是不可能的。古人重视交友,也是为了相互学习,相互请教。 一个人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在课外获得,特别是在与同学朋友师长的相互交谈、相互辩难、相互启发中得到提高、补充和完善的。孔子就非常重视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特别是他还能虚心向学生学习。有一次问子贡:你跟颜回比较起来哪个强些?子贡说:我怎能跟他比?“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感叹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如颜回。正是这种“每事问”钻研精神和学无常师的谦虚态度,成就了孔子的博学和伟大。 4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将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想入非非陷于危险境地。这实际上讲的是学习与思考、感性认识与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6848c0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