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3-02-25 18:32: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宋艳琴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20年第12



宋艳琴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河南充分发挥利用文化资源和传统工艺优势,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在分析河南乡村文化发展短板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和民俗等资源,借助和利用互联网,打造知名的乡村文化品牌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特色文化;文化产业;传统工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始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河南各地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这些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和壮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一、河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各地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工艺,形成和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特色文化乡镇(村)和文化产业园区,将传统工艺品生产做大做强,逐步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当地的品牌和名片。这些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产

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其中有些村镇文化产业年收入已超过亿元。

河南乡镇文化产业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数特色工艺品的生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大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如禹州市神垕镇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民权王公庄画虎村、固始县三河尖柳编工业园、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文化产业园、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产业园等。其中,神垕镇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产业园被评为首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也是河南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产业园建立于当地的传统玉雕工艺之上,神垕镇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于当地传统的钧瓷制作工艺之上,二者均是河南传统工艺品制作的代表。这些传统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培养了一批相关领域的人才,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如神垕镇有生产厂家70余家,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吸纳就业人数近万人,拥有孔家钧窑、荣昌钧窑等规模较大的钧瓷企业。同样,依托传统工艺,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十大重点文化企业之一,年产毛笔近千万支,带动当地家庭加工户1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0人。与依托传统工艺不同的是,民权王公庄画虎村和孟津平乐牡丹画产业园区都是通过村民学习画虎、画牡丹,成功打造了传统题材的现代工艺品,最终形成了相关产业链,这种模式对省内其他地区发展“一村一品”具有启发意义。目前,平乐牡丹画产业园区已有农民画师1000多人,通过发展农民牡丹画带动就业5000余人,商品牡丹画年销量40多万幅,综合收益达1.2亿元,被认定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和“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此外,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旅和产业发展,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命名了40个乡(镇)、村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如巩义市竹林镇、新安县石寺镇、宝丰县大营镇、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以及兰考县堌阳镇范场村、开封县朱仙镇仰韶村、嵩县田湖镇古城村、镇平县石佛寺镇榆树庄村、方城县独树镇砚山


铺村等。这些村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各地打造了一大批乡村旅游目的地,如巩义市竹林镇的长寿山景区已经成为周边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热门地之一。

二、河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河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产业,需要和创意、艺术设计、科技等密切结合、有效融合,而农村囿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急需的人才和资金都比较短缺,在发展中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消耗过度,产品附加值低

从产业角度看,河南乡村文化产业多数是以传统工艺美术生产等为主导产业,存在资源过度消耗、小企业多、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等问题,创意和科技水平较低,产业附加值不高,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较低。河南乃至全国目前有一定市场价值的自然资源均面临过度开采和使用,有些特殊的工艺品如禹州钧瓷对当地的瓷土要求较高,属于特定地域的产品,2003年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钧瓷烧制技艺来说,釉料和胎土的保护至关重要。但是,随着市场的拓展,除几家大型企业外,200多家小企业都在生产钧瓷。这一方面造成对瓷土、釉料资源的大量开采,相关原材料日益面临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工艺水平不一、创意设计雷同等问题,造成钧瓷市场价格普遍较低。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矛盾难以解决

各地发展乡村旅游均面临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要留住乡愁,让农村更像农村;另一方面又要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势必导致农村过度商业化和趋同化。目前,河南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如新县的西河湾村、信阳市平桥区的郝堂村等以自然资源和古村落为依托,以田园风光为吸引力打造品牌,适合游客常驻,需要较多的客房和饭店来满足游客。但是,如何使新旧建筑协调发展成为古村落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此外,还有一类属于主题旅游型的,通过主题策划,建设相应的田园建筑或仿古建筑,引进各地小吃和娱乐设施等来吸引游客,如新郑市西泰山村和郑州二七区樱桃沟建业足球小镇等,这类乡村旅游在发展中相对灵活,以商业为目的,一般不适合长久居住,基本属于城市周边一日游类型;因为可复制性较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对管理方面的要求更高。目前,各地建设不同名称的特色小镇属于此类型,由于过于雷同,很多都难以吸引到游客,发展前景堪忧。

(三)乡村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均比较缺乏

从河南整体来看,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端人才都比较缺乏,尤其是创意、设计、科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河南各类知名的工艺品大师、高端设计人才相对缺乏,产品以传统造型为主,缺乏创意和设计,对处于消费中坚的年轻人缺少吸引力。在乡村文旅方面,更多的是模仿和抄袭,缺乏有独特品质的品牌,在经营管理方面相对粗糙,多数是村民参与管理和经营,景区交通、卫生、智慧管理等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河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涌现出一批特色乡镇(村)。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和民俗等资源,借助和利用互联网,打造知名的乡村文化品牌,真正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富裕。

一是充分挖掘乡村流传下来的民俗、手工、食品制作等传统文化,打造特色乡村产品品牌。将各地地域特产包装、宣传后推向市场,发挥电商重要作用,把深藏在深山中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充分利用独特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和乡村手工业,推动生态农业观光与体验,


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丰富和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繁荣。陕西礼泉县袁家村是一个突出的典型,它对关中地区文化的展示、传统食品的制作和经营管理模式等都值得借鉴。

二是充分开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乡村。作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有些离开了原产地就会变味,这种地域特色一般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所以地域的文化潜质和历史积淀对文化产业的定位十分重要。如宝丰的马街书会、汝南梁祝镇的梁祝传说、鹿邑老子故里以及庄子故里、木兰故里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历史故事,传承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根据各地文化产业特色,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和文化论坛,建立当地文化人才项目库和人才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分布在乡村,非遗传承人也生活在乡镇,如何充分挖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好各类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是将特色小镇打造为区域产品交易平台。目前,河南的特色小镇都是近几年刚建立的,功能比较单一,有些仅仅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旅游。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要充分发挥其交通和通信优势,整合农业、文化和旅游等资源,打造集休闲旅游、人力资源培训、产品交易等为一体的大平台。

参考文献:

[1]宋艳琴.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M].郑州文化发展报告(2019年),社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144-145.

[2]温小娟.河南再添20个文化产业特色乡村[N].河南日报,2020-2-6.

[3]田宜龙,王雪娜.中国牡丹第一村:挥墨弄丹画出亿元产业[N].河南日报,2019-6-4.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f491f6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