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记一次春游》 一、训练要点 春天到了,你一定和家人或同学春游了吧?比如,到郊外去踏青,到公园去游玩,去参观名胜古迹或革命纪念地等等。围绕一次春游,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春天的景物,也可以写春游中难忘的事情。先列提纲,再写文章。重点部分要写具体些,还要注意反映出春天景物的特点。 二、写作提示 本作文训练是围绕春游写一篇记叙文。少年朋友都喜欢春游,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百花盛开,大地充满生机。当你与家人或同学一起春游赏景时,名胜古迹或革命纪念地的难忘见闻、公园花草树木的蓬勃生机、家乡野外的田野风光,定会使你感到情趣盎然、流连忘返。你的所见、所闻,必然会激起你心中波澜,那么这篇作文就可以记下这永久美好的回忆。 1。仔细观察景物 本文要求我们写春天的景物,那么就要抓住春天的山、春天的水、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植物等进行仔细观察,这样才能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写出它的特点。如《找春天》一文,“我”和爸爸在桃树上、在柳枝上、在花圃里、在儿童乐园里、在工人阿姨的心窝里——寻找春天,逐步地展示出春的踪迹、春的美丽、春的蓬勃生机。小作者细致、形象、生动的春景描绘无不来自于他的细致观察。 2。掌握游记写法 (1)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就是很好的范例。该文完全是根据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作者按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从文章开头写“途中”到结尾写“出洞”,作者的观察点随着立足点的转移而变换。作者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在不断转移立足点和观察点的过程中,作者连续、完整地观察并逐步展开描述,笔下景象不断变化,有游有览,有思有感,使读者觉得和作者一起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感觉十分亲切、自然。 (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抓住景物的特征,准确、贴切地描写是写好景物的关键。自然界的景物是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季节里,不同景物的形状、颜色、姿态也各不相同。我们不仅要抓住景物表面的特点,还要抓住景物内在的特点来写,才能写出具体、形象、生动的景物来。 (3)要有详有略地写。 在春游中游览的景点比较多,哪几个景点最有意思,最让人喜欢,给你的印象最深,就要详写,写具体。哪几个景点没有意思,就可以略写或不写。如例文《游尚湖》,小作者在文章开篇略作对比,引出要游览的目的地后,就直切正题,把尚湖美丽的风光呈现在我们面前。前面的部分小作者基本上采用略写的方法,而对与尚湖相映成趣的一些事物他则不惜笔墨,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如“野花”、“石拱桥”等。这样有详有略,对表现尚湖胜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4)把情感融入描述之中。 写好游记,如果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文章肯定索然无味。因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同时也会引发作者无限的情思。如果我们在描写景物时,通过联想或想像,使自己的感受丰富起来,在原来景物的基础上联想出新的形象,然后把你的感受写出来,把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融汇于字里行间。这样二者结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与“情”达到完美交融,读者才能陶醉于你所描写的美景之中。 (5)要注意动静结合地写。 写景物的静态,主要是写景物位置、大小、形态等;写动态是写景物和人物活动变化。我们写景的作文,应力求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能写活景物,使景物逼真传神。这样的文章才能更动人,更感人。 (6)要注意过渡的自然。 我们游览时的观察点在不人在不断转移,所看到的景物也不断变化,要使文章连成一个整体,段和段之间,就应联系得十分紧密,每一段要用过渡句把它们衔接起来。如《春游北海》一文,小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序,描写北海公园中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色时,每一自然段用过渡句连接起来。由“一进门见到瀑布→眼前是山阴路→琼岛映人我眼帘→不知不觉到了山顶”等一连串过渡句,既交待了游览的路线及经过的景点,又使全文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列写作提纲 写作前还要列好提纲,使你所写的文章言之有序,目的明确。文章写好后,要反复修改,做到文通字顺,言之有物。 三、思考练习 1。作文题目:我游 习作要求:春天到来的时候,你一定会与家人或同学去春游,或到郊外踏青,或到公园游玩,或去参观古迹或纪念馆等等。你就围绕这次游览写一篇记叙文。写作文前先确定文章的题目,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注意途中仔细观察,抓住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注意春游中发生的事情。理清思路,列好提纲,再写下来。写的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写景也好,叙事也好,所表达的感情要与文章所反映的中心一致。 2。写一处你喜爱的景物。要求: (1)中心明确,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活。 (3)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楚。 (4)语句通顺,用词恰当。 (5)自己拟定作文题目。 (6)写完作文,要认真修改。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3518976941ea76e59fa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