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角形面积程序代码实现》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姚国忠 备课时间:2011/12/8 授课班级:高一(10/11/12)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并了解其VB表达式;能读懂求解三角形面积的程序流程图; 2、了解编写程序代码的一般步骤,了解变量定义,IF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 3、掌握VB中数据输入输出的程序代码写法; 4、了解VB中的事件驱动原理,能在正确的事件过程中编写程序代码; 5、能运行调试编写的程序,并能将VB工程编译成EXE文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程序代码分析与理解;掌握数据输入、输出的写法 难点:事件驱动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上节课回顾(5分钟) 练习情况总结: 绝大多数同学能按要求完成界面的设计,但同时存在问题: 1.工程打开与保存问题 2.属性的设置问题: 部分同学设置了名称(name)属性,应先选中对象,然后在属性窗口中选择属性名,最后设置属性值 二、三角形面积问题求解分析(5分钟) 1. 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2. 利用海伦公式求解三角形面积 3. 展示程序流程图,描述求解过程 三、程序代码分析(10分钟) 1. 编写程序代码的一般步骤 1)变量定义 2)获取输入数据 3) 计算 4)输出结果 2. 变量定义的VB语法 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重难点突破策略 教师积极引导提问,学生回答,并结合PPT醒目呈现 3.获取输入数据的VB语法 变量名=对象名.属性名 4.if语句的基本语法 If 条件表达式 Then Else End If 5.数据输出 对象名.属性名=变量名 (其中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分析需着重强调) 四、事件的概念(3分钟) 在VB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的运行是通过事件来驱动的。 事件驱动概念:程序代码是通过某件事情的发生来触发执行的。 五、布置任务(12分钟) 任务说明:将下发的代码复制并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中,下划线部分为要求补充程序代码(先将下划线删除,然后补充代码)。调试运行程序,完成后将工程编译成EXE文件。 六、总结(5) 1. 开发VB应用程序的一般过程 2. 事件驱动概念(代码放在什么位置) 3. 数据的输入输出 最后上交练习 结合求三角形面积程序演示+举例说明,加入断点调试,加深学生对事件触发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 1. 在课堂提问以及学生回答问题上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回答不够活跃,提过过程中担心时间不够,没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思考,而是急于把学生引导到我想要的答案上,其实若给予充分的时间,学生应该能很好地回答。 2. 在程序代码分析环节,个人感觉讲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学生也都能理解代码的含义,但到了上机调试程序时,有部分同学却有很大的困难,程序调试环节中用程序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再来巩固代码可能还有点问题。特别是注释符号及注释语句给学生反而打来了困难。 3. 字符串常量的书写规则在演示讲解过程中未到位,有较多的学生使用了中文状态的双引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8d24f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