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竹里馆》:语言与意境的错位美

时间:2022-10-20 07:0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意境的深幽,语言的含蓄,历来为许多批评家所赏识,语言的凝练也成为了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但是三者之间并不是一维的,语言的凝练、含蓄与意境的深幽并不在同一维度上递增或者递减。很多时候,平实的语言更能营造出高雅的意境,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寥寥数语却使诗的意境轻灵空悠,似一幅画境深深映入了读者的心灵。这种错位的艺术美使诗歌的美学价值得到了升华,在这种错位的艺术美中诗人的情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情感源于诗人的直觉”“想像。情感使诗歌的意境在平实的语言中成为了一个完满自足的意象。

诗的开头独坐幽重里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一字表明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只是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知己;独坐写诗人当时的生存状态。表面上这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但这种客观的物理状态因为处在幽静的竹林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中,便使诗的意境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凄凉感。此时的行为使诗人进入了一种精神浸染中,诗人在这一时刻想到了什么?远方的朋友?扰的尘世?还是个人的沉浮?都是,而又都不是。诗中修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当时心无旁骛万物归一的精神状态。

而这种精神状态的背后却隐含一丝淡淡的愁绪。字的使用也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与此相关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孤舟菱笠翁,独钓寒江雪。一种凄凉感不禁笼上心头。独坐由一种物理状态上升为了一种精神状态。

幽篁指深幽的竹林,是诗人所处的环境。竹林是以的形象出现在诗里。而则进一步说明了竹林的清、静,甚至美的特点。诗人独自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种神秘感从诗所营造的意境中脱颖而出。

这种神秘的美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这第一句中,只是一种客观的静态描写,没有动作(“在诗中只是一种状态),而这短短的一行诗却营造了一个静美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含着诗人谈淡的愁绪。

弹琴复长啸。第二句承接了上一句,表明诗人的动作。在这一句中动态的描写比较突出,弹琴、长啸虽然前后相隔,但是诗句的整体意境打破了这种线形的组合,使两个意象同时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并置的意象打破了解析式的线形连接,与竹林优雅的环境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诗中连接弹琴与长啸,仿佛有先后之分,但是两个意象所体现的动作性削弱了的连词性。 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并没有过多地依赖分析性文字,而是通过一的动作表现了出来。不同于喊叫,它的特点在于声音的嘶哑悠长,显然这一嘶哑的长啸打破了竹林的幽静,诗人内心淡淡的愁绪也通过这一动作流露出来。是紧随弹琴而来的,因此它不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歇斯底里的发泄,音乐没有完全淹没诗人的情感,它在掩饰诗人情感的同时也成为了诗人情感流露的渠道,只不过这种渠道被诗歌的整体意境所遮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b6574bcb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