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时间:2022-03-28 08:47: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3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翻译: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翻译:厌恶(嫉妒)他的才能,不能任用他 (七)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已:停止。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翻译: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翻译:后来以“吴地民众暴乱”事由向朝廷报告,追查下来诛杀了这五个人。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65e56b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