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如何写调查方面的文章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写家乡环境的调查文或想象家乡以后的环境或调查中有趣的事情 ★请小朋友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能将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环境的情况分点记录,最好能写出感受、建议; 2.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写出家乡几年后的环境状况; 3.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有趣事情。 确定自己要写哪一个了吗? 亲爱的小朋友们,家乡的环境情况很多,我们从哪里下笔呢?我们不能将所有看到的点点滴滴的环境情况都写出来,这样没有重点地写是毫无意义的,也不具有代表性。不用着急,跟我一起慢慢想。 “河水被污染”、“市民乱丢乱扔”、“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环境问题,虽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也都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也是我们调查写作的内容,你准备选择哪一个来写呢? 我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 我们人类的许多生活方面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环境污染也有多个方面,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当然,污染源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在调查时可以先从污染源调查起,如: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等方面。也可以从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危害方面去调查,如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所以说,我们所调查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一同来进行吧! 小朋友:老师,我们将自己所做的调查情况写成文章时,首先要注意什么呢? 老师:嗯!这是问题问的好,写调查情况的文章有一定的格式。 老师:对!调查情况的文章,有时我们称之为“调查报告”,它与信是一样的,是属于应用文。 小朋友:老师,你所说的“调查报告”有固定的格式吗? 老师:有!它包括标题、署名、正文三个方面。 标题:可以直接写自己调查情况的题目,如《对××小区水环境情况的调查》)。 署名:在标题的下面写上调查者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 正文:正文就相当于写信时的主要内容,只是调查中的正文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第二个是说明自己具体做了哪些调查。一般分几个小部分来写。必要时将每个小部分加上序码来表示,或加上小标题来概括。 这些都想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对于本次习作,有哪些方法我可以学习使用呢? 小朋友:老师,我们是不是只要将自己调查的环境情况的内容以123点的条例形式写一写就可以了呢?有没有更好的写作表达形式呢? 老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说的是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和引发的思考。小朋友们可以借鉴这些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比如《翠鸟》就是抓住了翠鸟的特点来介绍的: 首先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第二是翠鸟动作上的特点: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再次是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老师: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这些是十分惹人喜爱。但作者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这就是环境保护的问题呀!我们在写环境调查的文章时,可以写出被调查事物的特点。 小朋友:你讲得很好,环境调查将调查的情况分类列举出来是不是显得单调。怎么写更好呢? 老师:分类列举是调查报告中的一个基本写法。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燕子专列》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首尾呼应。这是倒叙的写作方法,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小朋友:哦,我知道了,但我又有一个问题了,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文章有时写出来还是不具体,不生动,不形象,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那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的方法了。例如《翠鸟》一课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还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还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最开始那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后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小村庄周围的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了,这是向着环境恶化开始的第一步,如果人们没有注意的话,环境的破坏将无法避免。“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里强烈地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 作者采用了这样强烈的前后对比,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呼吁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小朋友:这次老师要求我们写环境的调查情况的文章。老师,你能告诉我具体应该怎样来构思行文吗? 老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头要注意交待清楚调查的相关内容,如起因,时间、地点、对象,如能再简单介绍当时所处环境的大致情况,那就更好了。 2.调查的内容在记录时,可以以记叙文的形式来记录,也可以用条列的形式来记录。 在具体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环境情况的最显著的特点来描写,比如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小区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在具体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运用对比、拟人、比喻、列数字等表现形式来描写。这样就会使文章充满可读性。 3.在文章的结尾,不要忘记谈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提纲) 开头: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 中间:分写自己具体做了哪些调查。一般分几个小部分来写。必要时将每个小部分加上序码来表示,或加上小标题来概括。1 2 …… 结尾:写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思考。 精彩段落可模仿 1、花坛里月季、扶桑、绣球、米兰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焰,白的像雪花,黄的赛黄金,粉的胜彩霞。 2、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在晨光的照射下熠熠闪烁;花坛里,金黄里的大理菊在轻风中微微摇曳,围绕着大理菊,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小花,粉红的、纯白的、淡紫的,色彩交映,疏密相间,妩媚极了!但最妩媚的要数美人蕉,鲜红的花朵在绿叶的陪衬下,红得令人心醉;草坪一片碧绿,像铺上了厚厚的地毯;道旁的梧桐树、夹竹桃树给校园镶上了美丽的边,挺拔的青松就像肃立的士兵,日夜守卫着校园……一阵微风,送来淡淡的清香。 3、这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区,远处有蜿蜒起伏的青山。从远处看,青山好像个马鞍子,有人管它叫“马鞍山”,又有人说它像雄鹰的翅膀,又叫它“鹰膀子山”,它那奇特的形象真让人感到有点神秘。 4、每到盛夏,数不尽的野花开得漫山遍野,简直成了一个花的世界。这些绚烂多彩、万紫千红的鲜花,点缀着我们家乡的土地。 5、沙溪河水像一条碧绿的绸带,把市区分成东西两半。东边,高楼大厦,掩映在绿树繁花间,笔直洁净的林阴道,琳琅满目的商品橱窗,给人以繁华美丽的感学。这里是市区政治、经济的中心。而西岸则是工业区。三明钢铁厂是我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三明化工厂是全最大化工企业,还有重型机器厂、化工机械厂、纺织厂、印染厂、食品厂等等,真是厂房栉比,高楼林立。 6、岁月悠悠,门前这条小街已结束了它孤寂冷落的历史。如今,它像一个充满生机小伙子,想蹦,想跳,浑身充溢着活力。 7、别看流口地方小,不起眼,却还真称得上山清山秀、物产丰富呢!这儿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儿有参天的古树,有翠绿的毛竹,还有绿油油的茶叶。若问我最喜欢家乡的什么,我呀!最爱那漫山遍野的玉米。 8、小街,细肠儿一般,小铺儿拥挤地排列在街的两旁,南腔北调的叫卖声,满街的欢笑声,清脆的车铃声,交织在一起,如初潮的大海热烈而清新,浑厚而凝重。 9、院子的空地上,东边晒着两席绿豆,这绿豆绿莹莹,圆滚滚,像两席碧色的珍珠;西边晒着两席芝麻,籽儿饱登登的,淡淡的色儿,靠近它,还会闻到淡淡的清香。 10、喷水池两边各有几个凉亭。亭子里还有一些石桌石凳,这是供人们休息用的。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到这里看书学习,锻炼身体,下棋、打扑克,说说笑笑,十分热闹。尤其是一些退休的工人和干部都愿意到这里谈天说地,这里是他们娱乐的好地方。 精彩开头任你选 老师:有句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作文来说,一个好的开头,也同样重要,看看下面的开头,有没有一些参考价值呢? 1、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人类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3、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依然还在求索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保护绿色,保护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957af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