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 “开卷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两百多年以来,《红楼梦》被人们争相阅读、议论、研究。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描写世家大族盛衰际变的历史巨著,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展现社会风情百态的百科全书,也有人说《红楼梦》是富含诗词歌赋和曲文的艺术瑰宝。在这研究《红楼梦》的千千万万人当中只有这少数的人为它荡气回肠的爱情而悲叹,心痛。作为一个小女儿的心态,我不管历史的变迁,不论社会的风情,只为那可歌可泣的爱情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里的爱情就如那镜中月水中花,可那红楼里的人儿啊,就是如此的放不下。她是背井离乡的孤女,但她更是满腹经纶的才女。不懂她的人怨她的小肚鸡肠,恨她的尖酸刻薄,而懂她的人爱她的柔弱而忧郁,怜她的脆弱而尖锐。她或许没有薛宝钗的端庄贤淑,没有妙玉的清冷若仙,可她孤傲的神情和深深的悲伤都无法不使人动容。她那单薄的身躯里承载着母亲去世的痛苦,背井离乡的悲伤和寄人篱下的卑怯,她其实是坚强的,只是命运太过捉弄人罢了。 前世的露水之恩,已经注定了要今生的泪水来还。所以初见时,宝玉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才引发了她一生的哀愁。那时他眼里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颇有美人之姿,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是美的,是柔弱的美,是病态的美,而这份美到最后却只能空留遗憾。“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掉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的悲就如这落花般凄凉,她为何多此一举地葬花呢?只不过是感花伤己,聊以感怀而已。她的结局在这里就已经注定了,落花尚且有她来葬,她死了又有何人悲悯?在她香消玉殒之时却恰好是她所爱之人洞房花烛之夜,这种悲哀谁人能懂?是什么造就了她的悲剧呢?是王熙凤的偷龙转凤还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束缚?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她始终留在了她的宝玉心里,她终究还了他的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1dda3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