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唐朝写的有关月亮的博文

时间:2022-12-05 17:15: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张继唐朝写的有关月亮的博文

鸟鸣月光下。

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循环激素水平又到受体内昼夜节律及光照的调控。只要不受到光线或者其他骚扰,大部分鸟类的呜叫活动限定在白天。也就是说,在夜里,只有受到光线刺激或惊扰的鸟才会呜叫。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请注意,山鸟是在“月出”而不是“月落”的情况下鸣叫的。

月落乌啼。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太阳里面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仿佛看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振翅欲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游童陌上拾花钿”是说,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在刘禹锡的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


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己坠西,旭日将东升。可见,在唐代,用“月落乌啼”来描写月落、日欲升的景象,并不仅是张继一个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c36b4e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