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奖赏与惩罚的尺度》读后感-冯丽敏

时间:2022-04-13 11:01: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好奖赏与惩罚的尺度



——读《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有感



西航三校 冯丽敏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鲜花与掌声固然需要,但批评和打击也应伴之左右,只有这样,孩子生活的小船才能保持平衡,才能不在阳光明媚时头脑发昏,不在狂风暴雨时一败不起。要想掌握好孩子成长的天平,把好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奖赏与惩罚尺度至关重要,最近读了《怎样让学生爱学习》一书,感触颇深。

首先,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孩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奖赏的时机。赵丽琴老师在《怎样让学生爱学习》一书中写道:研究表明,当学生完成的是常规任务而非新奇的任务,有具体意图的任务而非偶发性的任务,或者是刚开始一项新的学习任务时,运用奖赏效果会更好。同时,对于那些机械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可能不 会有太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机资源比较匮乏,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奖赏就比较好。如让学生抄写生字、练习口算、背诵课文、记忆英语词汇等。而对于那些学生本就很容易投入的任务,如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上网等,学生本身就会很感兴趣,再提供奖赏激励学生就不太明智。这一点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对于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老师也会兴致很高,便会设置一些特别的奖励,而对那些常规性的学习任务,老师会觉得这是最基本的学生必须做好的,不必奖励,这样学生会因为失去兴趣而不用心完成,导致效果较差,甚至有应付的现象。比如,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在低年级开始学习写字时非常认真,字写得很漂亮,但随着年级增高,字反倒写得很难看,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重视,写字教学与激励一定要坚持始终,切不可因年级的升高而忽略。

其次,奖赏之光应照亮每一个孩子,但应有不同的奖赏标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奖赏的机会,但针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奖赏标准。再把眼光投向我们的日常教学,便会发现,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偏爱一些所谓的好孩子,而冷落那些表现不够好的孩子。班级葵花榜往往会出现有的孩子葵花多得没处贴,而有些孩子名后的葵花寥寥无几,甚至个别孩子葵花数为零。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深反思,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1






同时,我们教师还应注意对优等生的奖赏应另立一些努力进取、深入钻研方面的高层次标准,与一般孩子的奖赏标准区别开来,这样更具奖赏的实效性。而对于那些学习较困难、进步较慢的孩子应适当降低奖赏标准,使他们获得平等的奖赏机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做事的自信心。

再次,我们教师要恰当把握惩罚的针对性及其方式和力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一点:惩罚只能限于那些学生可以有所改进的行为,如上课说话、作业马虎等,而学生学习结果及方法方面的问题就不宜采用惩罚。如学生回答问题错误、题步骤方法不对的问题采用批评、斥责、羞辱等方式就会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我们反思一下日常的教学,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在我们一些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老师也许别无他意,只是习惯性的语言方式,岂不知却起到了相反的教学效果,得不偿失。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惩罚的及时实施和连贯性。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或抄袭别人的作业,必须及时予以惩罚,否则,时过境迁再进行惩罚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因开会等其他学校事务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失去及时惩罚的机会,甚至时过忘记,这样就会使惩罚的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演变为不良习惯,难以纠正。

最后,我们教师还应特注意: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体罚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通过给学生造成肉体上的痛苦来对学生的非期待行为或错误行为进行惩罚,能会对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而我们所说的惩罚只是促使学生改进不良习惯,取得进步的一种手段,不会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握二者的区别,切忌体罚学生,让适当的惩罚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辅助力量,起到应有的良性效果。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85d3e6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