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清明(散文) 踱着时光悄无声息的碎步,季节优雅从容地打开了一部诗化的线装古籍书——清明时节到了。 放足原野或许是阅读清明的第一视角。你读到的是春分后的日光,清亮而又不眩目,勃勃地撒落在山川大河的角角落落,破了寒冰,醒了万物。你读到的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热情而又不妖娆,温润地抚慰着天地万物,绿了杨柳,皱了春水。你读到的是诗经楚辞、是唐诗宋词,华美而又不奢靡,浅吟低唱在不老的千年岁月里,滋养着身心,涤荡着灵魂。把阅读的目光聚拢回来,回到杨柳岸边,走进杏花村里。垂髫牧童正骑着黄牛从远方缓缓而来,一曲凄婉的雨霖铃从竹笛里悠悠飘出,像缕缕青烟在街头弥漫着。杏花村里,落英缤纷,酒旗斜展;驿道站旁,春雨潇潇,衣衫润湿;千里孤坟,泪眼迷蒙,凄凄摇落。伫立祖辈的坟茔前,掬一掊黄土,撒没于荒烟蔓草间,覆盖一层淡淡的哀思;携一壶老酒,举杯苍茫烟雨中,杯土带愁;植一枚松柏,在经年的等待中盛开一季的青翠。滴滴泪珠向青冢。泪水把清明打湿成一册凄怆优美的风俗画卷,而思念又把清明浓缩成一部遥思祖辈的宗族家谱。每年清明,我总是带上儿子去祖坟上拜祭。我只是想告诉他,祭祖不仅仅是认祖归宗的家族认同,更是感恩生命、体悟亲情、延续孝亲的昭示。 阅读清明,让目光在古色古香的方块字中穿梭,思维在阡陌交织的农田里纵横,班驳的文字将会勾勒出一幅幅瑰丽壮观的农耕图。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漫步清明的古籍,一只俊俏的黄鹂鸟,沐着季春和熙的阳光,一声清脆的吟唱从《诗经》流出。阅读清明,我们清晰地听到仓庚吟咏的是艰辛而又充满生机的春耕曲。 在食不果腹终日为着温饱劳碌的漫长农耕岁月里,先民的思维单纯地认为,清明只是一个耘田农耕的农事节气。那时,天气逐渐转暖,农人身上厚重的御寒之衣慢慢蜕去。阳光下、春风里,父携子,兄扶弟,手持木耙,肩扛铁犁,纷纷走向田间地头。听!刀斧霍霍,那是在林间载芟载柞;看!耒耜畟畟,那是在原野其耕泽泽。东风浩浩,飘过返青的麦苗,飘过肥沃的耕田,不时卷起一阵阵黄土。泥土里夹杂着雨雪的润泽,周身飘动的是谷物的醇香。他们看到种子正在破土而出,他们奔走原野在田间放歌,十月获稻!十月获稻! “三之日于在耜,四之日举趾。”修补农具,是稼穑山林的第一步。父亲在世时,谨记了这一旧例。每年春分一过,父亲便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换上劳作时的粗布衣衫早早地钻进院子外堆放农具的棚子里。棚子西侧是一方水塘。春草青青,春水碧碧。母亲散养的十来只鸭子正在水塘里游来游去。春江水暖,池畔翠绿。靠近棚子的三棵杏树背风朝阳,蓄积了一个冬天的阳气,正灼灼地吐着瑶华。清晨的阳光穿过桃枝直射进棚子里。明暗交替,可以清晰地看到棚子里腾起的像烟雾一样的灰尘在蛛网间游弋。父亲正伏身挑拣着一件件农具。铁锄、铁犁,镰刀、铁扒……父亲像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8d1658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