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子琛 年级:2012级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入门 论文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中国家族制度与社会学 ——《金翼》读后感 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简介: 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1910年3月生于福建省古田县岭尾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中共党员。1928—1935年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2年获学士学位,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37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任教,历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其传记已被《美国世界名人录》等十多部国际名人传记收录。2000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91岁。一代宗师,学界泰斗。 《金翼》成稿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通过小说的形式,以黄东林、张芬洲两个家族的兴盛和衰败我主线,向我们展示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抗战时期,中国东南地区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宗教观念、伦理道德等思想。正如作者在书得序言中说道,作者在外求学、阔别家乡多年后,回到家乡后却十分震惊地发现在作者童年就与之关系密切的两家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年前黄张两家人合伙做生意,也同样发达,两家都受到人们不绝的称赞。但是现在的状况却全然不同,黄家香火兴盛,在乡里既有钱财又有声望,而张家却只剩下一个寡妇和她的样子,房舍也全都破败了。这样的差距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为什么一度不相上下的两个家族为什么能在短短20年间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作者希望去探析背后的真正的原因。基于此,作者根据自己的田野研究的材料和经验写成了这部著作。 本书主要结构和内容: 对于本书的结构,林先生自己有过说明。他把东林和芬洲的成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青年时代的东林和芬洲都遭受农业贫穷和居无定所之苦。芬洲的一个主意使他们从此发迹:湖口的新店开张,送孩子出国深造,娶亲、祭祖、欢宴,荣耀乡里,直到沟通福州和地方的闽运业务,在稻米和咸鱼生意中扩大了 1 家业,于是社会与人际关系也展开了。第二阶段,两家都遇到了麻烦和不幸。芬洲对家事和世事的不适应,导致生理障碍和早逝,并且因他儿子的失误丢掉了重建家园的机会。东林也遇到了类似的内部和外部打击,但他能适应命运变故继续发展。第三阶段,芬洲已经退出了生活的画面,东林则扩大了生意的范围,并开始卷入联系地方政要的成功的商业——人事程序。但社会的政治与民族危机,迫使东林重归乡土。” 故事两个主要人物是黄东林和张芬洲,东林是芬洲的内弟,在东林的祖父去世后,他收到了大哥东明的排挤,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遇见了姻亲兄弟张芬洲。于是两人合伙在湖口开了一间店铺。两人便从纯粹的农业家庭中走出,将农村和城镇以经商的方式联系起来。而两人在共同经历了一些事情后走向了生活的两个极端。芬洲因为家庭成员的连续死亡,使他一蹶不振,最后无力管辖店里事宜,他所经营的“龙吐珠”之家日益衰落。东林却沉着冷静,心态平和,解决了一件又一件棘手的事,让自己的“金翼”之家逐渐兴旺。最后因为卢沟桥事变的战斗打响,一切又回归原点。 分析: 作为学术著作,作者试图通过对家庭历史的剖析来解释支配人际关系的原则。林先生用由竹竿和橡皮带所组成的框架结构来比喻人际关系。竹竿代表每个独立的人,橡皮带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有弹性的皮带和竹竿的变化都可以使整个框架瓦解”,“人类行为的平衡,也是由类似这种人际关系的网络所组成”。“每个个体的变动都在体系中发生影响,反之他也受其他个体变动的影响”。“有时候作用在这个体系上的干扰力太大,太深刻,以致在干扰力被取消之后,个人或群体却不能恢复原状,而是继续一种非平衡状态直至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确立”。林先生把导致“变迁”的力量归纳为四种:物质环境,技林耀华的“金翼之家”得名于附近一座形状很像金鸡的山,山峦的一侧如翅膀一般伸向新的房合。看风水是中国占卜术的传统组成部分,认为这样做会使家族发达兴旺,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反应就全然不同了。以偶然事件的形式所表现出的机遇:如突然死亡,与旧时学友重逢,幸运地发现一份文件从而赢了一场官司等,虽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命运存在于各个人的心中,一个人选择善或恶、聪明或愚蠢,确实不取决于兴之所至或偶然的机遇,而是由他本人或他人那些本来具备的爱好和习惯所决定。这些爱好与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一个人的善恶智愚实际上早就选定了。 结论: 术原因,人物变换和体系外的因素。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a557c1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