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寒食节哪些传统食物 寒食节介绍 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光,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传统食物 1.清明果:在清明节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果形似饺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馅有韭菜.鸡蛋.豆腐干等. 2.青团:一种用草头汁来做成的绿色糕团,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3.润饼菜:又称润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4.青精饭: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5.寒食粥: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6.饧:即现代饴糖,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须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 7.蛇盘兔:一种面点,它是山西流传25_年历史的清明寒食必备美食.蛇盘兔用面粉捏成〝蛇〞和〝兔子〞的形状,〝蛇〞代表介子推的母亲,〝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缠绕在一起,用来表达孝道之心.另外还有流传下来的谚语:〝蛇盘兔,必定富〞. 8.馓子:一种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馓子自古就有,不过现在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9.清明螺:清明螺即田螺.螺蛳,清明前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 各地寒食节食俗 山西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台湾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山东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舟山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寒食节哪些传统食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6fe9e5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