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曲钢琴改编曲《浏阳河》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3-05-07 16:0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曲钢琴改编曲《浏阳河》的对比分析

王建中,储望华分别于19721976年根据唐璧光原创的带有浓郁湖南地方风味的歌曲《浏阳河》改编同名钢琴曲《浏阳河》。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既忠实于原作,又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及艺术领悟,他们既保留了原主题旋律的民族五声特点,又有机地谨慎地在中国音乐元素中渗入西方作曲技法,甚至微妙地将湖南地方音乐素材融合在一起,最后被钢琴这件“乐器之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來。

以浓郁的湖南色彩表现浏阳河水柔美、婉转的风景画卷的两首钢琴改编曲《浏阳河》各有特色。在此,本人结合之前对两首作品本体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分析两首《浏阳河》,以期能窥探两位作曲家创作此曲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一、两首作品中曲式结构上的异同

从《浏阳河》这首民歌原型来说,全曲共17小节,分别由四个乐句组成,乐句的结构是:4+4+4+5。两位作曲家在改编此曲时结构安排上的共同点是:两首钢琴作品中,歌曲中的四句主题同时完整的出现了三次。在引子后,双手交替弹奏旋律:第一次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进行单纯节奏型伴奏。第二次用左手弹奏主旋律,右手则变成半分解及全分解音型作为伴奏。后紧接着用五声性的三十二分音符用作华彩段的连接引出主题再次出现,最后便在意犹未尽的尾声中结束全曲。

在曲式结构上两位作曲家的处理是完全不同的。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在曲式上是类似于再现部有所省略的三部曲式,因为他在华彩段落作了剧烈的扩张,起的作用就近似中段的作用,主题的第三次出现便又似第一次的重复,只是其中有着微小的变化。储望华改编的《浏阳河》在曲式上来说是典型的变奏曲式,他在华彩段落上的创作结构规模小了很多,并且没能充分发展而形成发展中段,在第三次主题出现时,也是完全区别于前两次主题。

二、两首作品中和声运用的异同

结合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钢琴改编曲中和声风格是根据本身的调式调性,再巧妙的将西方传统和声的手法加以借鉴融合,从而达到和声民族化的效果。因此,王建中与储望华两位作曲家在和声手法的运用上是非常相似和接近的。他们在和声配置的手法上都大量而频繁的运用了:平行进行的空四五度、五声调式纵和化和弦、副属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两位作曲家使用这些配置手法其目的都在于将西洋和声的功能性削弱,从而使和声音响能够很好的适应民族旋律调式特点及民族审美习惯。 三、两首作品中复调技法运用的异同

在将中国民歌钢琴化改编的道路上,复调的运用是让钢琴改编曲突破单一民歌旋律、使内容丰富多彩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复调运用中,大多数作曲家都会使用综合性支声形态的复调技法,其中旋律性和声声部大多是以装饰音的方式呈现。


对比王建中和储望华这两位作曲家笔下的《浏阳河》,显而易见,两部作品中都大量用到了节奏加花、加密,辅助音和经过音,隐伏声部写法和同音反复等手法,而且在变奏和再现部分尤其突出。由于他们采用这些复调手法,使旋律的美感和多样性大大增加,并与呈示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演绎民歌时的即兴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四、两首作品中旋律技法运用的异同

旋律是广博精深的传统音乐中主要的表现手段,可以称得上是音乐作品中的灵魂。在之前对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分析可以看出,两位作曲家都有相当高超的创作技法,他们各自所使用的旋律发展技法充分的向人们展示了其强大浩瀚的表现力。首先,在变奏上两位作曲家在其旋律改编的创作手法上的共同点是:王建中在用歌曲的最后一句作为引子后又在之后作品结构的内部,将相同的旋律做了五次不同的变奏处理,使得旋律展示出来的更具特色。

五、两首作品中“润腔”的不同运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润腔”已成为中国传统声器乐音乐装饰其“线性音乐”旋律的重要手段,民族器乐的传承和发展早已融入声乐中的“润腔”,“润腔”这一形式,要求演奏者以情感为中心,对旋律主题在节奏、力度或音色方面加以润饰、烘托、渲染和丰富,使得作品成为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艺术品。这两首《浏阳河》都从模拟湖南歌曲入手,也都运用了装饰音、五声性旋律走向,巧妙利用音色润腔、节奏润腔等手法,在钢琴演奏中成功再现了歌曲的韵味与风格。他们伟大的创作,也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早期逐渐形成钢琴作品中的“润腔手法”。

王建中的《浏阳河》中第八十二小节的五声音阶式旋律走向,演奏出的效果是类似拨动的琴弦,指尖轻轻抚懂琴键用来模拟旖旎荡漾的浏阳河畔风景的秀丽。

储望华的《浏阳河》中第十二小节,呈示了主题,大量运用装饰音,促就了旖旎多姿的音色效果,再在弹奏时用指尖勾住琴键细腻用力,演奏出立体的拨奏效果,同样也是恰到好处的模拟民族乐器的音色。王建中、储望华两位作曲家在各自《浏阳河》的创作中恰到好处的对“润腔”这一形式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作品的巨大成功。 六、两首作品中装饰音及特殊奏法的不同运用

钢琴改编曲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一种钢琴音乐体裁形式,它在中国诞生及继续发展也需要对中国民间音乐形态和民族器乐进行模拟以来丰富钢琴这一西方乐器的音乐从而符合中国音乐审美标准。因此王建中和储望华的各自的改编曲《浏阳河》在不同程度上也运用了装饰音技法。

王建中创作的《浏阳河》中,运用了七次上波音技法用来表现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浪花形象,而短倚音的三次运用,使得作品中一波三折的韵味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在作品的第37小节和第45小节,运用了两次双音倚音,模仿古琴荡气回肠的感觉。琶音奏法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a0fbf7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