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及其习俗

时间:2022-04-05 09:05: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及其习俗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寓意天气由风沙弥漫之春转为清清朗朗之时。云淡风轻,阳光和煦,万物复苏,百鸟争鸣。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风俗有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其踏青风俗来源于我国古代,女子长期困于闺阁,与世隔绝,藉此春光明媚之时,正是踏青之机,故此众女如出笼之鸟,花枝招展于街市,招蜂引蝶,寻找意中之人。所以,清明节在古代也叫做风流节。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民间有上坟之俗,意春过夏至,恐亡人“房舍”漏油,给以修缮,至101日,怕秋风瑟瑟,冬日严寒,再次修补,死人如活人,体现中国传统孝道。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da898ed0d233d4b14e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