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文章之宋韵在苏轼美学中的呈现

时间:2022-07-20 11:1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宋韵在苏轼美学中的呈现





要: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至宋代才定型成熟并推广到一切艺术领域。本论文通过范温对宋韵人文内有余意之谓韵的阐释,并与书画领域中逸品境界相结合,体悟蕴含于其中的苏门美学思想,理解宋韵远离人生和深入人生的矛盾统一。最后突出苏轼对平淡之韵的追求,超越形似,突出主体意向和游戏创作态度,表现出特定时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与人文倾向。妙造自然,巧夺天工,这一切是审美的艺术与审美的人生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宋韵;逸品;苏轼;平淡

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艺术审美的核心命题,其内涵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至宋代才定型成熟,宋代对的内涵的界定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时代的选择。宋词及苏轼词借宋韵而含英咀华,影响深远。宋韵亦以宋词的品格,尤其苏轼词的品格为阆苑,为土壤,得其滋润而根深叶茂,由此形成了封建后期美学的核心命题。

一、有余意之谓韵

中国古代美学从人物品藻开始,逐渐进入艺术领域,对追求也如此。南齐画家谢赫开始以评画,在《古画品录》中,他提出绘画六法,其第一法即气韵生动,并对陆绥评为体韵遒举,风采飘然,评毛惠远力遒韵雅,超迈绝伦。唐代司空图进而以韵评诗,他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他还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观点,与韵外之致内涵相同,都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意思。从谢赫到司空图,开始脱离人物品藻,进入艺术审美领域,其内涵逐渐集中在含蓄能留,而剥离了其中的人文内涵。

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把韵胜提到艺术审美的最高标准,表现出封建后期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苏轼直接言韵者不多,但对韵的内涵多所畅发,影响了黄庭坚。黄庭坚则明确以韵胜来评品书画,他说:凡书画当观韵。认为苏轼书画皆以韵胜。如说: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黄庭坚也没有对的内涵加以界定与说明,这一任务由受苏黄美学思想熏陶的范温来完成。范温乃秦观女婿,其论诗著作有《潜溪诗眼》,已亡佚。宋人谈艺书中偶然征引,皆识小语琐,惟《永乐大典》卷


八零七《诗》字下所引一则,因书画之推及诗文之,洋洋千数百言,匪特为神韵说之弘纲要领,抑且为由画而及诗之转綟进阶。严羽必曾见之,后人迄无道者。”[1]钱钟书先生钩索出他论的一段文字,不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范温其人,而且可以体悟他所畅发的苏门美学思想。

范温的谈的这段文字主要有三层意思。首先,指出早是指声韵,后来用于书画领域,而到宋代则推广到一切艺术领域,并且作为艺术作品的最高的审美标准。范温这样概括这个概念的历史演变:自三代秦汉,非声不言韵;舍声言韵,自晋人始;唐人言韵者,亦不多见,惟论画者颇及之。至近代先达,始推尊之以为极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凡是最美的,必定有韵。所以又说:韵者,美之极。其次,的涵义和过去比已有了变化。王偊所提出的对的理解,大致概括了宋以前的美学家对于的各种规定,范温都否定了,并提出了自己的规定:有余意之谓韵,即所谓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宛转,声外之音。而为了有余,就必须简易平澹,如陶潜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初若散缓不收,反复观之,乃得其奇处夫奇而腴、与其奇处,韵之所从生,行乎质与癯而又若散缓不收者,韵于是乎。而曹、刘、沈、谢、徐、庾诸人,割据一奇,臻于极致,尽发其美,无复余蕴,皆难以韵与之。再次,并不是某一种风格的作品所独有的,而是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具有的。范温认为,巧丽、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等各种风格的作品,只要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都可以有

按照范温这种分析,所谓,乃是对于审美意象的一种规定,一种要求,即要求审美意象有余意,或者说,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符合这一要求,就是美;不符合这一要求,就不是美。

二、逸品的境界统一

宋代美学中这种的突出,和书画领域中对于逸品的推重是有联系的。到了北宋,黄休复著《益州名画录》,把画分为四格,并且把逸格列于其他三格之上。

四格中,能格地位最低。所谓能格,是指画家对山川鸟兽的特点观察的很精细,再加上技巧很高,所以能创造生动的形象,妙于形似长于写貌尽事物之情。同属于上品的逸格


神格妙格三者的区别就不明显了。黄休复对妙格的说明是曲尽玄微,显然是和老庄的美学相联系的。就是超出有限的物象,通向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所以张彦远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2]黄休复对神格的说明创意立体,妙合化权。就是说,画家创造的意象要符合造化所显现的形象。它主要是指艺术创作所达到的一种神化的境界,也就艺术创造的一种高度的自由,神格妙格联系很密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b7e97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