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素描 德·布封 三、作品资料 (一)《动物素描》简介 德·布封的《动物

时间:2022-12-02 16:1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物素描

德·布封



三、作品资料

(一)《动物素描》简介

德·布封的《动物素描》由范希衡翻译,该书把布封作为文学家来介绍,因此把他的文章分为三类,希望每一类都能对中国读者有些实际的帮助。第一类为文艺理论,包含《论文笔》和《写作艺术。第二类是动物肖像,每篇都是节译最美妙而又最平易的部分。第三类科学论文,选择的目的在开拓我们的眼界。

具体篇目:《引言》

1文学理论:《论文笔》《向研究院诸先生致词》《写作艺术

2动物肖像:《马》《狗》《狼》《松鼠》《海狸》《海狸的筑堤工作》《海狸的习惯》《象》《野生状态中的象》《驯象》《战象》《鹰》《鸽》《蜂雀》《啄木鸟》《天鹅》

3科学论文:《论自然史研究法——博物部分》《论自然史研究法——宇宙发展部分》《洪荒时代》《最古的物类》《海流与山火对地形的影响》《初民生活》《人类真正的光荣科学,真正的幸福是和平》《人力胜天工》

(二)课文评析

布封在他的巨著《自然史》中,以优美的语言为自然界的许多珍奇动物画了素描,这里选取的《马》是其中最为精妙绝伦的一幅素描画像。

《马》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写人类驯养的马的品质,突出马被人类驯化后养成了“舍已从人”的服从性格,丧失了马作为一种生命的自然天性;其次写天然野马的自然品格,它们的生命欲望平凡而又简单,生性平和自由,同时又豪迈剽悍;最后在与驴子、狮子等动物的对比中描绘马出众的外貌特征。《天鹅》由四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写天鹅温和的天性,它有威势、力量和勇气,但非自卫不用武力;其次写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和便于游泳的形体特征及其雍容自在的泳姿;再次写天鹅喜好自由的生活习性;最后在与家鹅的对比中写天鹅的叫声,誉之为神奇的“天鹅之歌”。布封对马、天鹅等动物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曾称他为“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布封写马、天鹅等动物,虽然是出于科学的目的,但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其次,布封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他们以某种人格,如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天鹅像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又如在驯马与野马、家鹅与天鹅的对比中,肯定后者而贬抑前者,这些都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启蒙思想。再次,布封在描绘马、天鹅等动物时,广泛引用社会风俗、文学历史的有关内容,如《马》中关于驯马的知识,《天鹅》中对古希腊、罗马的诗歌、传说的引用,这些都增加了文章表现范围的广度和历史纵深感,体现了鲜明的“博物志”风格。因此,《动物素描》不仅是智慧的科普读物,也是优美的文学珍品。

(三)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积累、仿写。 3、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精彩之处。 2、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采用“预习——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将预习时的整体感受、精彩积累和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猜测回答写在本子上,供老师备课参考。

教师:在看过学生的预习本,了解学生的困惑和认识状况的前提下备课。准备投影、电脑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

法语中有“文如其人”“文即其人”的说法,它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引申而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就体现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朗读 1、自读

两个或四人一组,互相读、听找感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小结

学生谈读的感受。 教师总结朗读全过程。 积累、仿写、感悟

背诵你最喜欢的三句话,仿写其中的一句。 记住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理由。 整体感知

1、全班分成六到八个组,交流预习时各自的整体感知,选择一名记录人,收集记录大家的发言情况,推荐一名代言人,总结本组研讨情况。

2、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在评价中小结,重点以学生的概括为结论,肯定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重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不过过分强调结果。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参及专家们的整体把握分析,供学生参考,重点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和专家们不约而同的想法,使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鼓励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追求精神。

4、学生根据上述三方面,用自己的话整理笔记。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笔记。 投影或小黑板上供参考的内容: 一、文体:既是科学小品,又是优美散文

二、内容:用文学笔调,描绘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0de04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