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都有哪些名字?七夕节别称 别名大全 大家都知道七夕的故事吧,那关于七夕的别称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解答!欢迎阅读。 七夕节的别称 先插播一首小编的诗祈求一下未来的姻缘吼吼 千载浩沙轻罗幔,万里银河碧玉簪。 花落暗香瑶池畔,舞起明月鹊桥边。 天宫别情今宵暖,红尘痴梦几时圆? 玄女应知相思苦,莫教离人半夜眠。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别称汇总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 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七夕节的习俗 1、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 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2、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 旧时人们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3、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 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33018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