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以桂林市高校为例 作者:黄恺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1期 黄 恺 (广西师范大学 后勤服务集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多校区办学已属于常态化,高校也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后勤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校区办学师生员工对高校后勤保障需求更多元化,涉及的面更广,渗透领域更多,需要全方位促进后勤服务部门的刚性发展。针对高校多校区办学交通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相应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桂林市高校;后勤服务集团;交通运输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7)01-0222-02 高校后勤服务面临结合“互联网+”对各个服务领域进行整合、改革和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以更好地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任务。高校多校区办学,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是基础,交通运输服务又是维持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根本保障之一,应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交通服务体系,为高校有序运转保驾护航。 一、桂林市高校后勤交通服务现状 (一)桂林高校校区分布情况 目前有10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在桂林市办学,在校学生十几万,90%的高校都是采用多校区办学,具体如下:广西师范大学(含漓江学院)拥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拥有金鸡岭东校区、金鸡岭西校区、花江和北海四个校区;桂林理工大学有屏风校区、雁山校区和南宁校区;桂林师范专科高等专业学校有信义、甲山、普陀路和临桂四个校区;桂林医学院有东城校区、乐群校区;桂林旅游学院有骖鸾、雁山两个校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有尧山南、北校区和来宾市校区。桂林市的高校基本都是采取多校区办学模式,校区与校区之间的距离较远,少则十几公里,多则几百公里,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成为阻隔不同校区之间师生近距离交流的主要屏障。 (二)交通服务情况 1.校车。校车成为高校多校区办学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是校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职员工,在确保教职员工的运载基础上,才允许部分学生搭乘校车。仅仅依靠校车的运载能力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工作等工作需求:(1)校车时间固定,无法满足加班教职工的需求;(2)校车线路固定,无法顾及全部教职工。 2.私家车。大部分教职工为了方便个人的工作而选择使用自己的车辆,为此私家车成为广大教职工多校区办学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桂林市高校对于教职工使用私家车的补贴标准各不相同。 3.公共汽车及专线车。公共汽车及专线车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为这两类交通工具价格比较便宜,符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 4.出租车及网络租车。该类交通工具费用昂贵,学生难以长期选择该交通工具。主要在紧急或者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才会选用。 二、构建后勤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的作用 (一)促进高校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1.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能有效增加师生员工的交流,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碰撞,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整合,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当前桂林部分高校的新校区坐落在郊区,离市区较远,不利于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能力拓展。 (二)促进后勤服务部门的发展 1.完善基础建设及带动经济发展。通过构建后勤交通服务体系能及时掌握后勤运输服务部门存在的不足及缺陷,有效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交通服务体系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1)增加收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创造就业机会;(2)招商引资,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和资金,服务师生、服务社会。 2.提高服务水平。当前在校大学生主体为90后,该学生群体对于不同行业的服务质量较为苛刻,对于构建高校后勤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提高整体运输体系的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有利于打造更好的服务品牌。 3.提高竞争力。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实行社会化已经十几年,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萌生和落后事物的淘汰、消融,后勤服务部门时刻要经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冲击和竞争,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对于提升竞争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后勤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构建 (一)校车服务体系 1.扩大校车运营规模。当前桂林市高校的校车主要服务于教职员工,涉及学生及受惠学生的面窄,难以满足学生出行的需求。高校应当在满足教师员工交通服务的情况下,增加学生专用的校车,形成服务学生的校车运营模式,解决学生交通困难。 2.校园代步交通运输工具服务体系。当前桂林市高校校园内的交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式:(1)校园电瓶车代步车,收费一般为1元每人每次,仅限于校区内。(2)学生自购自行车、助力燃油车、电动车、家庭用小车。以上车辆在校园内的不规范行驶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诸多障碍。后勤交通运输部门应当联合高校学工部、保卫处等部门完善校园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教学和工作的基本需求。 (二)公交、专线车辆服务体系 1.完善公共汽车联合运营体系。公共汽车交通运输属于公交集团管辖的运营交通工作,高校之间应该达成共识,与公交公司加强协调,确保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之间公交车互通,确保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公交运营贯通。 2.规范专线车运营。后勤交通运输部门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规范高校不同校区间专线运输车辆的运营服务,做到合法、安全、便捷、高效。 (三)“互联网+”校园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1.校车“互联网+”服务平台。建立校车网络咨询、查询平台。该平台包括校车微信公众号、校车服务终端、校车服务TPP等。 2.校园交通运输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以下的服务:(1)车辆租赁服务。包括校园公共接待用车的车辆租赁、学生活动交通运输车辆租赁服务。(2)车辆日常维护服务。包括对社会上的车辆、学校公共用车及教职员工私有车提供有偿的保养、维修和保险等各种服务。 3.监督评价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加强对校园后勤交通运输服务运营的监督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配备先进适用的网络设施及配套衔接的技术装备,从而构建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四)交通运输培训服务体系 1.完善交通运输培训基础建设。包括对驾驶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场地、机动车驾驶培训场地、测试场地等基础设施,完善自身的交通运输服务培训体系。 2.建立驾驶员培训学校。(1)当前在校大学生学习学习机动车驾驶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可以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学习驾驶技术的需求;(2)通过交通运输培训提高后勤服务部门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王兰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6ea81c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