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一些大体情况。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 号阳明。“三绝”----立德立功立言,熟读兵书(近乎所有能学到的兵书).道教佛教经典,能运用自如。思想形成:正德元年阳明思想正式形成----龙场悟道(阳明思想不同于朱熹等传统儒家思想的不同.)正德十五年平定宁王叛乱----良知学说(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完成) 王阳明五溺: 骑射,任侠,词章,神灵,佛教。 心即理: 心学的逻辑基础.(南宋陆象山提出) 心之本体----至善 理---道(支配宇宙的原理) 人的行为受心主宰,使心回归本体。 本心就为支配宇宙的最高原理。(大其心)本质上的天人合一。 人心的本质和天道的本质是一样的。 本心与理的统一。(天道和人欲合一,去人欲) 回归心的原始状态,如镜一般。(心灵如实反映事物----圣人) 理学: 起源:于唐代,韩愈(道统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的道统问题。 北宋: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 ,张载 ,程颢 hào ,程颐 对于儒家思想的重建(汲取了佛教,道教思想) 南宋:朱熹。理学思想形态完成。 理学的思想形态: 理作为思想的核心。(1)朱熹:理存在于物质中。(格物致知)(2)陆象山:理存于心。(心学)(3)浙东学派:理存在于人的生活中。(通过历史研究)知行合一:(如何成为圣人的问题) 古代圣贤观点: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学而时习之. 知对于行的前提,行又为知的还原作用----知性合一 朱熹: 知先于行.两者相互促进.真知必能行.(但两者是分开的) 王阳明: 真知即为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和行是同一回事. 知识层面(行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良知 自知(对自己的了解) 良知表达----行来表达(对自己知的表达) 思想意识的流动也是行. 知需要以行表现出来(行是自身知识的表达) 知识是通过实践的过程体现出来。 格物致知: 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八目) 程朱:一本治理和分殊之理(理一分殊) 格物致知目的是还原事物之理.(及物而穷了)强调格物本身,格物是致知的基础.具体事物之理在于事物之中. 王阳明:"格者正也"(不同于朱熹的格物观点),"物者事也". 正事----心即理,并不存在于事物之中,而是纯在于本心中.心正而事正.(事者意之所向) 格物即正心.(知识实践和道德实践) 使事物得其正(合乎某个标准----是否合乎本心). 格物致知----致良知 不同点:知上升为道德实践,而不单单是知识的实践. 将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统一为一个整体.----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统一. 评价: 朱熹:事物需要加以领会.(知识实践) 王阳明致吾心之良知之余事事物物.(道德实践)道德实践的主体性。 良知学说: 孟子:人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者谓之良知。(不虑而知) 张载: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不是经过后天的经验得来的。不过是通过人的实践经验来传递的 良知----本心(道德之本,也为天理)知善知恶,知是知非。 良知(是非之心)是对生活经验,是非的判断。(道德) 心体自然---良知本来就存在的. 良知是我们的德性之本,也是人类的存在之本,理性之本。 良知代表了一个人的完整存在。是一切知觉活动的本源。 人之所以能成为主体就需要能自我建立····孟子:“人性本善”----良知者人之本。 通过道德实践来体现自己的存在。 良知学说体现了王阳明对现实生活状态的担忧.(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时时反省自己。良知被欲望的追逐过程中被遮蔽起来,意味着人的堕落。 良知学说——致良知(找回人的良知) 孟子——学习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良知乃人安生立命之本。 如何致良知: 良知的自明,自知。(本心的自我开显) 每个人建立个人的良知。(自我呼唤为良知) 反思——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重新思索。(观点,意识,行为的自我内在审查)、 反思亦为知行合一。 合乎良知者,诚;不和良知者,不诚。——正心(以诚意的方式) 心源于动。在动念之际正心,诚意。‘ 良知的自我表达。在事物处理过程中良知要得以表达。 人的主体性的显现。由行动显现。是人的存在性的表现。——明明德于天下。 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将良知运用于个人的生活中) 心和物的关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心外无物(仁者以天下为心) 中国哲学基本上没有完全的唯心主义。 心体本来是寂的,由外物的动引起本心的动。(静和动的关系。事物的状态,关系情景的的改变。) 寂和显为事物的两种状态。两种均为事物存在的体现。(阳明学解释了事物存在的状态) 心外无物是一中生命的状态。(圣人将心外万物均容纳到自己内心) 将外物的存在状态融入到自己的本心中——关心 每个个人要致良知是本心得意显现,同时通过实践来拓展我们的心理主体世界。最高的境界为心外无物。(一中生命境界)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主体的建构完全取决于我们本体的实践方式。在生活中扩充表达自己的良知。将自我的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吗。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似的我们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变得宏大,此乃心外无物之意义。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德洪,王畿。 王畿(ji):(心体无善无恶,意动也无善无恶) 四无学说:无心之心则藏秘,无意之意则因园,无知之体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 钱德洪:良知原本无善无恶,对于普通人不免有意动,是非均为良知来判断。 四句教的理解: 关键——无善无恶 无善无恶视为至善。(本心自己的实在状态) 善恶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的相对说法。——需要有权衡的依据。 在境和物的影响下会发生心之动。心之动是一种心的经验状态,似的价值取向分化为有善有恶。价值的形成落实在人的经验世界中。心不动和乎于本体,良知的动牵扯到物欲,似的良知存在恶。 良知对于人的行为进行判断。良知本身能够判断善恶。当良知做出善恶的判断时,就要根据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所谓正心,诚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cc5ac65f0e7cd1852536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