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亦,抹,宜”三个生字。会写“饮,初”两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A.同学们,你们有去过西湖游玩吗?说到西湖就不得不提那最又有名的“西湖十景”。 ①苏堤春晓,它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杭州当知府时,取西湖中的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人们为了纪念苏轼所以也称他为苏公堤。它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 ②断桥残雪,断桥位于白堤东端,白堤至此中断,故称断桥。在民间传说《白蛇传》中,这个断桥就是白素贞与许仙相会的地方。 ③平湖秋月 ④柳浪闻莺 春天,黄莺在柳树下啼叫,“柳浪闻莺”就此得名。 ⑤双峰插云 ⑥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那里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因此它能闻名中外。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当中,哪张纸币上有这个“三潭印月”。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依次对应哪些地方呢?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自己查一查。 ⑦花港观鱼。 ⑧南屏晚钟 ,南屏山林木繁茂,山脚下是净慈寺,傍晚钟声悠远绵长。 ⑨雷峰夕照,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相传,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咒语:‘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 ⑩曲院风荷) B.听完了老师的介绍,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 C.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所以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起走进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吧。 2.理解课题 A.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 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 酒;) 饮:喝酒。 初:开始。(指导书写“饮,初”) 3.整体感知,通读诗句。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老师范读,学生用斜线划出节奏。 C.根据节奏再读诗句,读出诗的韵味。 4.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70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玩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的景象他都非常喜欢,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5.细读诗句,赏景悟情。 ①学习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A. 出示字词解释,学生根据课内注释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过渡:看见潋滟这个词,你能想到哪些四字词语?如:波光粼粼,波光闪闪……)B.出示西湖晴天美景图。 C.赏析图片,说一说句意。 句意:水面上波光闪动,晴天的西湖景色多么美好。这个句子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 ②描写西湖雨天的是哪个句子? A. 出示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B. 抓字眼,理解诗句。 C. 空蒙:迷茫飘渺的样子。奇:奇特。 D. 出示雨天西湖的美景图。 E. 赏析图片,说句意。 句意:山色迷茫飘渺,雨中的景色也很奇特 (过渡:晴天时波光闪动的水,雨天时迷茫飘渺的景物,构成了西湖的美。诗人看到如此美景,他想到了谁?我们来学习后面的诗句。) ③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认识多音字“抹”并组词。) A. 抓字眼,理解诗句。 西子:西施。 总相宜:都恰到好处。 B. 请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C. 教师小结: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的恰到好处。 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晴:水光潋滟 雨:山色空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203ac5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