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导学案教学设计 4 春 风 教学目标: 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品析精彩的词句,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之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之美;感受作者对北国之春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基础达标1 1.为以下加点字词注音 褒贬( ) 飘拂( ) 塞外( ) 冰碴( ) 耗子( ) 乍暖........( ) 靸鞋( ) 刮折( ) 鼓苞( ) ...2.解释词语 鼓苞: 乍暖还寒: 将息: 3.查找作者及其作品,并且写在课本上。 4.按照原文填空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突然,从塞外的( )草原、( )沙漠,( )而来。从关外( )过山头,( )过山粱,( )山沟,( )山口,( )吹号,( )呼啸,飞沙走石,( )在窗户上,( )拉( )拉,( )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设问导读2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 2.读了本文后,你感觉作者笔下的北国春风有什么特点? (二)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1.本文一共11自然段,但非常明显的分为前后两局部,同学们找一找哪一句是过渡段。( 段) 2.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 ,人们无法感受“ ”的美好。北京的春天是: 作者对北京的春天的态度: “春脖子短”用的修辞手法: 3.江南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江南的春风又是什么样呢?这里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与北国的春风形成 。 江南的春天: 江南的春风: 修辞手法: 4.第5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过渡段,它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文,还是开启下文? 是 ,它引出了 5.齐读6、7、段,找找作者对北京春风的具体描绘: 动词有: 拟声词有: 表达北国春风什么特点 ① 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化? ② 象声词的使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渲染了气氛,使北国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这体会北国春风的巨大 、 ,有 之美。 ③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同样是写春风: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 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 ④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表述) 6.第8、9段描写麦苗返青,山桃鼓苞,柳丝抚摸等景象,这对6、7段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7.第10、11段,作者再次和江南春风轻柔作比照,通过比照使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不过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 目的。抒写了 之情 8.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变化是: 由 到 再到 。这是使用了 写法。(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也用了这种手法《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34ffc0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