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诗人屈原的简介资料

时间:2022-06-03 17:33: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楚国诗人屈原的简介资料

诗人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339年公元前278),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人物评价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继吴起之后,在楚国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是在楚国推行法治的政治家,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他在文学方面成就太大了,所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他的文学成就所掩。其实他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内容的。他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内容。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胡乔木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张正明《楚文化史》:老子学派的发展有两个趋向:其一是发展为庄子哲学,二是发展为稷下精气说。稷下精气说在南方的代表是屈子哲学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政治理想

举贤授能的美政思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造为宪令的改革精神








屈原主张改革,推行法制的立场更为自己的作品所证实。明于治乱的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必须像当时各国的改革者们那样,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他在《离骚》中对当时楚国的君主怀王提出要求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清人屈复说:诗中的壮指美政,秽指秽政,,指旧的法度。马茂元亦说:弃秽,谓扬弃楚国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他要楚王实行美政,扬弃秽政,改革现状,废除旧制,坚定地表示自己要作这次改革的马前卒开路人。屈原改革家的立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露,在另一首《惜往日》中屈原叙述了他实行改革的具体实践: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立法兮,贞臣而日侯。他说,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怀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继承前辈革新家的遗业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建立新的法制为中心内容的;四是以国家富强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

大一统的最终目的

尚法尚贤并不是屈原的目的,而仅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对此《离骚》也有简要的叙述。《离骚》说:忽奔走以先后,及前王之踵武。又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因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说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抵敬兮,同论道而莫差岂余身之弹殃兮,悲皇舆之败绩。这些诗句表明屈原的理想是使楚国在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战争中,不致失力,并通过努力获得全胜,最后统一中国;使楚国国君功追三皇,步武尧舜,取法禹汤,赛过文,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就是一般评论家所说的大一统思想。这种大一统的理想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3806c1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