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中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时间:2022-04-06 14:0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游子吟》中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游

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这首诗以清新淳朴的语言,真挚深厚的感情,谱写了一首伟大母爱的颂歌,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颂。诗意是,慈爱的老母为即将出门在外的儿子缝制衣衫,儿子就要远走了,老母手中的针线细细密密地缝啊缝,心里就怕儿子远行在外迟迟难归。谁说像柔弱小草一样的儿女,能够报答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母的恩泽呢! 【全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①游子:离家远游的人。②寸草:小草。③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 【赏析】

这是一首满含深情赞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尤

1


为背井离乡的游子所喜爱。

孟郊一生孤苦贫困,早年隐居山林,近50岁才中进士,随后只担任溧阳县尉这么一个小官。他感到郁郁寡欢,无心理公事,于是放情于山水。县令对他不满,只给他半俸。不久,孟郊毅然辞官。这首诗题下有诗人自注:“迎母溧上作。”可见写这首诗时,孟郊还在溧阳任上。由于孟郊长期与母亲分离,到处漂流,慈母的深情常年萦怀于心,对母亲的爱和对母子分离的痛苦感受很深,这些促使他写出了这首生动赞美母爱、表达母子之情的诗篇。

这首诗以对句起首,紧扣诗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既对仗工整,又明白如话,自然流畅。这两句诗,交待了诗的主人公——慈母和游子,并从人引出物——线与衣,为诗句的进一步展开,起了总领与过渡的作用。

诗的三、四句,勾画了一个普通而又动人的场景,塑造出一位慈母的典型形象。诗人从人物的动作入手,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她是那样认真地一针一线密密地缝,仿佛要将自己全部的爱都溶进那细密的针脚里。她生怕衣服缝得不结实,影响孩子及时归来。这里没有艺术夸张,只有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缝衣服的场面和人物心境的揭示,通过细节刻画,将母亲对孩子的爱,真实、自然地表现了出来。多么深沉、多么真挚的母爱啊!这两句诗虽然笔墨不多,又写的是最为人熟知的事情,却引人思索,很有艺术感染力。 诗的最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诗人采用了另一种手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一反三、四句平铺直叙的写



2


法,而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寸草”比喻子女,用“三春晖”比喻母爱,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天阳光的照耀比喻子女尽管对母亲有孝顺之心,却也难以报答得了母亲深厚的爱和母亲所给予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无私的奉献。除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外,诗人还使用了反问的句式,以“谁言”开头,加重了最后两句诗的份量,也加深了诗句的含义。可以说,最后两句诗,是前四句诗的升华,从子女无法报答母亲深厚的母爱的角度,进一步赞美了母亲,同时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诚挚的爱和无限的感激之情。

这首歌颂母爱,寄寓游子炽热的赤子之情的诗篇,结构安排得巧妙合理,以一、二句总领全诗,三、四句刻画慈母,五、六句转写游子,条理清晰,流畅自然,毫无滞涩之感。语言也很有特色,注意吸收了民歌的优点,通俗易懂,朴素自然,表现出来的,却是淳馥、炽热的情感。由于这首诗出自真情,“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又道出了人们普遍感受过的伟大的母爱,吟诵此诗,便能唤起读者的同感,引起共鸣,故此诗千百年来一直传诵,是诗歌史上难得的艺术珍品。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3c71fb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