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要读那些古书

时间:2024-01-02 01:08: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中医,要读那些古书

学中医的人,必然要阅读一些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浩如烟海,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入中医古籍13455种。这么多的书籍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读完,那么我们如何有选择的阅读中医典籍呢?我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导航,使大家在中医古籍的书海里不至于迷航。

首先是中医经典类,这一类古籍主要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温病条辩》。

《黄帝内经》现在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臧象学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养生学说和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所以是学中医者的必读书,应该精读。

《难经》也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内经》理论的继承、阐释和发展。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医的诊法学说、脏象经络学说、腧穴学说和治则治法学说。由于《难经》的主要内容散见于现在中医的各种教材中,所以个人觉得这本书可以列为必读书,但不必精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其实是一部著作,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只是由于历史的沿革而分成了现在的两本书。这两本书是中医临床医学文献的奠基之作。它首次将病症、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方药合为一体进行论述,终结了中医理论与病症、方药相分离的局面。使中医成为了一个理论、机理、治疗、药物四方面完备的临床医学体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至今仍是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之一,它创立的许多方剂至今为许多医家所沿用或成为他们创新的源头。所以这两本书是学中医者的必读书,必须精读。

《温病条辩》是中医的一部温病学著作。作者吴鞠通是中医温病学派的集大成者。《温病条辩》创立了温病三焦辨治纲领,丰富了中医温病学的证治内容,


完善了中医临床医疗体系,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是学中医者的必读书。个人以为中医温病学派名家众多,诸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杨栗山、余师愚等都对温病学做出重大贡献。所以单读《温病条辩》不能了解温病学的全貌,我们的《温病学》本科教材倒是一本集各家温病学说的好书,值得认真阅读。至于《温病条辩》不必精读。

其次是中医古籍类,这一类有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李杲《脾胃论》、朱震亨《格致余论》、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濒湖脉学》、杨继洲《针灸大成》、傅山《傅青主女科》、叶桂《临证指南医案》等。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孙思邈,他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位极有影响的人物,被后世誉为药王。书中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这里本书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中医学的又一次总结。个人以为这两本书内容庞杂、涉猎广泛,而且里面还有一些神仙方术之类的内容。所以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可以大概浏览一下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针灸、养生等可做重点精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方编成并颁行的一部成药手册。现在通行版本载方788首。书中所载名方甚多,如补气的四君子汤、补血的四物汤、疏肝解郁的逍遥散、解表和中的霍香正气散、泻火通便的凉膈散、镇惊清热的至宝丹、紫雪丹、温开的苏合香丸等,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书中对药物的炮制和制剂作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出了部分药物的修治方法,这对药物修治的规范化有一定的影响,本书不仅作为配方手册,而且为推 广成药做出了贡献。它所收录的医方多采用丸、散等剂型,这样可以节约药材,易于运输,方便售卖,为我们现代的剂型改革提供了思路。在历代方书中,《局方》实为继《伤寒杂病论》之后被医家选用最多、影响最大的方书之一。这本书应该是我们学中医的精读之书。

《脾胃论》本书的作者是李杲,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我们现在常用的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升阳散火汤、枳术丸都出于这本书。内伤脾胃论,是本书的核心论点。书中对脾胃内伤从生理、病理及治则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


所提出的内伤脾胃观点至今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上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李杲被后世称为“补土派”,他提出的甘温除热法和升阳散火法,创制了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名方对后世中医学影响巨大。因此这本书也是学中医的精读之书。

《濒湖脉学》是李时珍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他用诗歌的形式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使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并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濒湖脉学》虽然没有《本草纲目》名气大,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是学习中医诊断学尤其是脉诊的必读著作。

《临证指南医案》医案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记录。《临证指南医案》是其中最著名的医案专著。本书是清代著名医家叶桂的医案汇编,系其门人将叶氏临床门诊脉案分类整理而成,收载伤寒、温病、内、外、妇、儿诸科医案共计2751例,书中语言简义赅,内涵深厚,论病独到,立法师古而不泥,处方遣药不拘一格。《临证指南医案》问世之后,立刻引起医界的重视,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是一部叶氏的临床实验集,其中的按语部分叶氏及其弟子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讨论,是值得精读的部分。至于所列医案由于年代久远,且其所诊断的病名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用现在的中医病名去套用与理解,这是我们读这本书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以上着重介绍的古籍外,其他的几本古籍也各有特色。《普济本事方》是宋代个人方书的代表,其中的医案医话部分,见解精辟,值得一读。《格致余论》是滋阴派朱震亨的代表作,他在书中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论”,书中特别注重情志致病,强调人的禀赋、性格、人际关系、人的欲望等在疾病发生 、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具有现代心身医学雏形。《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收载了众多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是学习中医针灸的必读之书。《傅青主女科》则是一部颇具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著,学习中医妇科必读此书。而《本草纲目》代表了中医本草学的最高成就,应该是学习中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467d13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