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回报是索取之后的付出,是受恩之后的感谢。 ——题记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遗忘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可遗忘的--那就是回报。 回报的前提来源于无私。人生中,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关爱我们,让我们有机会体味世间百味;老师给了我们做人的经验,关怀我们,让我们能去开辟自己的道路;朋友给了我们无尽的情谊,陪我们度过风雨,共见彩虹。这些都是出于无私的。然而,在我们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想法,想回报他们,感谢他们的给予。然而,回报并非是物质上的馈赠的一份大礼,一份等价的酬谢;回报也绝不仅仅是为他人做一点点事,说几句感谢的话。这些还不能叫做真正的回报。 那真正的回报究竟是什么?那就是索取之后的付出,是受恩之后的感谢。 邦瑟,莫斯科的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一次飞机事故中。因得到别人的救治和帮助使得他的血液中含有了一种特殊抗体,之后他也不停地为许多患特殊病症的人输血,救活了他们。或许当血点点地抽离这位年迈的老人身体时,他很疼,但他却前所未有的满足,因为他懂得真正的回报,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更需要的人们。同年,莫斯科卫生大臣将一枚闪闪的胸章戴在了他胸前,光辉下,他苍老的脸上有一种欣慰的光辉在流淌。 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了当初刘备的三顾茅庐的赏识;李密用忠心回报了君王的栽培与信任,用孝心回报了祖母的养育之恩;贝多芬用音乐的成就回报了父亲的鼓励与支持;他们都在回报。 我们认识世界,也理解世人的思想。也许在精神与物质之间,通常许多人都会更看重物质,但回报却让我们认识到应该是尽可能将自己最纯洁、最美好、最有价值……一切,衷心地去感谢报答。 泱泱中华,浩浩神州,自古乃有知恩图报之美德。古人云,善有善服,恶有恶报。是故受恩于人者必欲报之,此之谓回报。然观今人之受恩于人者,毫无回报之意,以致助人者少矣。此风该刹矣! 古之众人,受恩则必报;今之众人,受恩则自若。问之,则曰:“小恩小惠,不足挂齿。”其何谓大恩也?吾不闻也。助人者闻之,必心灰意冷,助人少矣。世风多疏远,其皆出于此矣? 再观今之亲人,子不养父母者数见不鲜。其为一己之利,而不欲回报,吾痛恨之。然人非皆如此,亦有善者也。吾闻一童子,年不及弱冠,父母皆弃之而去,与其祖母相依为命。日夜操劳,尽心事之,可谓呕心沥血矣!其做法如此,皆为回报其祖母之养育之恩也,而其亦获多奖。吾深赞之。若世人皆如此儿,恐天下已大同矣! 嗟乎!回报之风不盛已久矣!回报乃泱泱中华之美德,人尽皆知,然能继承而为其者几人?究其根源,乃国人之劣根也。今之众人只为一己私利,不欲助人,亦不欲报答人,故世风日退。羊有跪乳之意,鸦有反哺之情,况于人乎? 近日得闻一事,吾稍慰之。一少年黄舸,身患重疾,却不远万里至谢于助其者,令吾动容。而助人为乐之事也日益趋多,令吾甚喜。然世风尚未兴盛,吾辈仍需努力。 昭烈帝备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愿世人多助人,且知恩图报,则国家之昌盛可计日而待矣。 切记:回报乃一种美德,愿吾辈发扬之。吾观世风不正,乃作此文以诚时人,勉之,勉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5bedb3168884868662d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