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在中国某些地区,又叫“香肉”或“地羊”。在粤语地区也叫“三六香肉”,因为三加六等于九,“九”和“狗”在粤语中同音。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蛋白质质量极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对增强机体抗病力和细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显作用。食用狗肉可增强人的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在中医上讲,狗肉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肾阳虚,患阳萎和早泄的病人有疗效。 狗肉(口感细嫩,肉质紧密,饱满。),在中国某些地区,又叫“香肉”或“地羊”。它在所有的家养动物中历史最早,是从狼驯化而来的,狼驯化为狗,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我国民间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之说。民间还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由于狗肉闻起来气味醇厚。芳香四溢,所以又叫香肉。 本动物的毛(狗毛)、骨(狗骨)、头骨(狗头骨)、齿(狗齿)、蹄(狗蹄)、脑(狗脑)、心(狗心)、肝(狗肝)、胆(狗胆)、肾(狗肾)、血(狗血)、唾液(狗涎)、乳汁(狗乳汁)、胃结石(狗宝)以及雄性黄狗的外生殖器(牡狗阴茎)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韩国 4归经 入脾、胃、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 ②《本草求真》:"入脾、胃、肾。" 营养成分 狗肉除含蛋白质、脂肪、灰分、维生素外,还含有核酸、肌肽、肌酸、钾、钠、氯等成分。 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老年人更佳。 1. 适于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小便频数、浮肿、耳聋、阳痿、脘腹胀满、腹部冷痛者食用; 2. 凡患感冒、发热、腹泻等非虚寒性疾病的人均不宜食用;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患者不宜食用;大病初愈的人也不宜食用 选方 ①治脾胃冷弱,肠中积冷,胀满刺痛:肥狗肉半斤,以米、盐、豉等煮粥,频吃一、二顿。(《食医心镜》 ②治气水鼓胀浮肿:狗肉一斤,细切,和米煮粥,空腹吃,作羹臛吃亦佳。(《食医心镜》) ③治虚寒疟疾:黄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纲目》) ④治痔漏:熟狗肉蘸蓝汁,空心食。(《世医得效方》) 脾胃属土,喜暖恶寒。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廕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 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所以有的地方叫香肉,它与羊肉都是冬令进补的佳品。狗肉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狗肉含蛋白质14.5克,脂肪23.5克,可与牛肉、猪肉相媲美,而且含有钾、钙、磷、钠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理想的营养食品。 狗肉的食法很多,有红烧、清炖、油爆、卤制等。烹饪时,应以膘肥体壮、健康无病的狗为佳,疯狗肉一定不能吃。刚被宰杀的狗,因有土腥气味,不宜立即食用,应先用盐渍一下,以除去土腥味,然后取出切成块,再以清水充分洗净。入锅先用少许食油食醋拌焙透,待水分焙干后,再按500克狗肉加500克水和少量食醋拌匀,加热煮沸除去汤面漂浮的泡沫等物。再放入酱油、精盐、黄酒、白糖等作料和用等量的丁香、生姜、桂皮、茴香、八角、陈皮、花椒等混合而成的调味料。最后添加清水煮沸半小时左右,改用小火焖2至4小时,直到狗肉入口酥烂为度,即可出锅食用。食用时加些蒜泥、辣椒粉、胡椒粉等调味品,更添风味。 狗肉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入药疗疾的效用。 狗肉味甘、咸、酸、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之功。《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本草纲目》中载,狗肉能滋补血气,专走脾肾二经而瞬时暖胃祛寒„补肾壮阳‟,服之能使气血溢沛,百脉沸腾。故此,中医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用。民间也有了“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的俗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狗肉中含有少量稀有元素,对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调整高血压有一定益处。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用狗肉加辣红烧,冬天常服,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狗肉性温,所以有阳虚内热,脾胃温热及高血压患者应慎食或禁食。另外,狗肉食后易口干,喝米汤可纠正这一副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dcd7ecad51f01dc281f1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