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请假条》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作文训练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可写。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本节教学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三》中的《笔下生辉——学写请假条》。学写请假条,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要学习的第一种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应用文,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正确掌握它的格式却并不容易,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主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尽量给学生直观的示范和纠错。“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本节课我注重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让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对接,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对接,构建一个回归本真的生活化课堂,很好地体现了“三生课堂”的教学理念。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 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多听、多说、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习作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三、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我以“应该怎么向老师请假?”这个问题引入课文,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接着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个请假条案例(李晓芳的请假条),让学生一点点观察并提炼出写请假条要注意的格式规范: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请假条”。正文部分的第一行顶格写上自己对收请假条人的称呼;自第二行空起开始写请假的原因及要请多长时间:在请假条的右下角要署上请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一行要写清楚写请假条的时间。然后模拟一个生活场景“这几天天气寒冷,不少学生都感冒了。如果你也感冒了,你准备怎么向老师写请假条呢?”让学生一次次现场练习,纠正请假条中的错误,明确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请假条写作训练。总体来说,学生写得还不错,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得还算是比较高效的。最后播放“例文赏析”,从视频中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书写心中的篇章。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同时,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用词干巴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一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08ee4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