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交往篇 1、暖身活动: 传数字(三组) 2、定义: 心理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良好状态。 人际交往的定义:人际交往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距离的大小。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它是以情感为纽带,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以交往为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的一种心理关系。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主要有: 血缘型:他是大学生一种天然人际关系,如与父母兄弟的关系。 地缘型:主要指大学生因地域相同的原因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如同乡会。 业缘型:指大学生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 趣缘型:指大学生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人际关系,专业兴趣所造成的人际关系也属同类,如话剧社,剧团 情缘性:指男女大学生为满足爱情的需要,通过与异性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情缘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强度较大的一种。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重横向联系:指同龄的同学与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的指与父母师长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同辈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原因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同龄或同学之间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理想、爱好、愿望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 小群体多:成员之间彼此认同自发形成的群体,主要特征是以情感因素来调节人际关系。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不愿意接受各种硬性的制度束缚,加之情感丰富,渴求高度个别化的私人友谊,因而极易自发的形成各种小群体。 自我选择:与中小学生的结伴上学、共同游戏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不同,大学生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更多的表现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上。他们的人际关系建立是自觉选择的结果,而与自己同辈亲属的关系反而淡薄。 深刻持久:大学阶段是人生交朋觅友的高峰期,也是最重友谊、最重交往的时候。珍惜大学时代的友谊,广交朋友,持续时间较为长久。 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建立过程: 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看,一般可以把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建立与发展划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5.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初步沟通、抉择等多方面。进行初步的了解,行成第一印象。 5.2情感探索阶段 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在这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在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的逐渐增加,并已经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投入,如聊天、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但这种一般性的人际接触仍具有很强的正式交往的特征,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此阶段,大学生交往双方不断发现和挖掘各自的特长和共性,向对方逐渐暴露。 5.3感情交流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逐渐出现实质性的变化,人际交往的信任感、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沟通交往的方面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诸多方面,有较深的情感依赖。此阶段,大学生要相互真诚、理解,善于“换位思考”,克服自我中心中的不良个性特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5.4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频率的增加,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大大的扩展,彼此了解不断加深,心理距离(解释)越来越小,逐渐产生了依赖感和融合感,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阶段,大学生交往双方应以心灵深处的情感进行交流、共鸣,共享欢乐、忧愁、幸福和痛苦,才能觅得人生一知己。 6、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6.1时空接近性 可见距离的接近程度与交往的频率有直接的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时空接近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且又是随着距离的接近,反而导致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6.2特征相似性 有某些相似特征的大学生容易成为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相似性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年龄、教育、经历、价值观等等,其中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最为重要。举实例 6.3需求互补性 大学生的需求各有千秋,需求互补性成为个体交往的动机,从而也成为个体交往的保障。如依赖强的会被喜欢照顾人的人吸引等等。大学生在个人特征方面各有特点,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因而存在着优势互补的必要性和期望。 6.4个性相吸行 一般来说,一个人个性中具有吸引性的特质越多,其人际关系也就越好。 发现有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包括: 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 热爱班集体活动,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 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 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并且有谦虚的品质;(等等) 6.5外表相悦性 人际吸引最初的动力就是外表相悦性。包括相貌、穿着、体态、风度等。相貌出众的人更容易得到异性同学的赞扬和追求,从而容易形成特殊的人际关系。 6.6才能相吸性 有才华的大学生容易受欢迎博得人们的喜爱;才能平庸的人不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其次,全然无缺点的大学生,也未必讨人喜欢,因为与这种“完人”交往,主观上会产生不可轻易接近,给自己造成压力,产生自卑。 7、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原因:(先让其进行总结) 工具取向;自我中心;自我封闭;控制他人的欲望;讨好和敬畏心理;反抗和嫉妒心理;坏有偏见;过分自卑;性格孤僻;敌对和猜疑;害羞 健康包括四大要素:生理平衡(没有身体疾患)心理稳定(没有心理障碍)社会成熟(具有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具有良好品质) 8、大学生人际障碍的调适和辅导: (一)克服交往的心理障碍;摆脱孤独感;正确对待生活;战胜自卑和羞怯;克服嫉妒心理;克服猜疑心理 (二)培养良好的交往风度;精神状态良好;待人态度诚恳;仪表礼节洒脱;行为神态得体;言辞谈吐高雅; (三)加强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 9、案例:(角色扮演) 1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举实例) 1.第一次见面,绝对要记住对方的名字-记住对方的名字,而且马上就用, 对于”名字”这个语音信息和”脸”这个视觉信息,我们只是进行了简单地结合记忆,所以很容易忘记 2.” 会说”不如”会听”----每一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听众,倾听 3.让对方感到愉快的”共鸣反应”---------适时地点头,看着对方的眼睛点头,认真主动的露出笑容,,脸部表情,吃惊,感动,哭泣,生气 4.当谈话陷入僵局时,该如何提问?------提问打破沉默;与谈话内容相关的提问;与对方相关的提问; 5.使用积极的语言与人交流 6.谈话中适当自嘲,加深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7.这样的说话方式会招人讨厌的--------别人说话不专心听,只顾思考自己的问题;开口总是“我·······”,“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要突然间询问隐私性问题;与“倾听”相比,有的人更愿意给出“解决方案”;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中场环节:对视与观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6f0f18cfc789eb172dc8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