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艺术赏析

时间:2023-03-01 19:39: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杂技艺术赏析

我国杂技的来源与历史发展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

秦统一中国后,吸收各国角抵的优点,形成了一种娱乐性的杂技节目——角抵戏。 汉代,角抵戏的内容更充实,品种更丰富,技艺更高超。

到东汉时,则形成了一种以杂技艺术为中心,汇集各种表演艺术于一堂的新品种——“百戏体系。包括()力技。()形体技巧 ()耍弄技巧 ()高空节目 ()马戏与动物戏 ()幻术。

南北朝时期,各族艺术交流频繁,使这一时期的杂技呈现出兼收并蓄,多姿多彩的特点,不仅民间基础丰厚,而且各朝宫廷表演也异彩纷呈。

唐代时,一些节目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技艺。其中载竿之艺极高,马术节目也有很大发展,驯兽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自宋代起,杂技艺术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创造了名目繁多的新节目。瓦舍、勾栏的兴起使艺人有了易合易散的卖艺场所,此外,宋代还有了专业的杂技班和培养新人的科班 宋代以后,杂技的社会地位江河日下。元朝建立后,杂技沦落为走江湖、耍把戏的江湖艺术清代艺人则多以家庭亲属为基础撂地演出,或靠赶会流动演出,以维持生计。至近代,杂技更被贬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

解放后,新中国建立后,杂技获得了新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杂技艺术从简单的技巧表演发展到有乐队、舞蹈、灯光等配合的综合艺术表演。 我国杂技的分类 1顶技

是杂技艺术中的一项技艺科目。演员用头,额或鼻顶棍棒,或用口衔棍棒,在棍棒顶端置灯、瓶、缸、桌、碗、蛋等光滑易碎或笨重的物件,以显示演员掌握物体重心平衡的技艺,形成了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鲜明特点。 2车技

自行车是19世纪末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首先成为宫廷贵族们的玩具,民间称它为“洋马儿”即是海外传来的,能代替马的机器。有“独轮车技”“高车技艺”“花式行车”“定车”和“集体车技”五种类型。 3绳技

绳技是传统的,《绳技-舞者》是时尚的。同一根绳子,在不同的创意中挥舞着不同的意蕴与内涵。 4蹬技

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宴乐百戏画像石中,多次出现过几张小桌叠成一摞,杂技艺人在上面表演的图像,这大约就是陆翊(公元3世纪人)在《邺中记》里提到的“安息五案” 5抖空竹

“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

还有转碟、钻地圈、走钢丝、狮子舞、软功、爬竿一共11种。 中国杂技的特色


第一是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中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彩戏法的演员也都要有扎实的武功基础。

第二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 第三是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 第四个艺术特色是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 第五是超人的力量与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 第六是大量采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有生活气息,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

第七是古朴的工艺美术与形体技巧的结合。

第八是中国杂技有着极大的适应性,表演形式、表演场所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第九是中国杂技有着严密的师承传统,又与姐妹艺术关系密切。中国杂技的每一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但同时它又从戏曲、舞蹈、武术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 这些艺术特色构成了中国杂技的独特魅力。 杂技的发展 杂技之乡

中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多个,像山东的聊城、江苏的建湖、河南的周口、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肃宁、霸州等。但是,就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数沧州吴桥了。据沧州吴桥县志记载,在沧州吴桥,每逢佳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

河北省吴桥县一向有“杂技之乡”的称誉。当地人们把杂技叫作“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广泛和普及的。 吴桥的杂技艺术有很久远的历史,1958年,沧州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距今1500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这个驰名中外的杂技马戏之乡,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专业演员。北京、沈阳、天津、哈尔滨、重庆、昆明、太原、广州、西安、武汉等全国50多个杂技马戏艺术团体中,有许多演员来自吴桥。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如中国杂技协会副主席、被誉为“杂技艺术之花”的武汉杂技团团长夏菊花,她的家乡就是吴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杂技团的王喜福,他主演的“空中吊子”“晃板”“椅子顶”等节目,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录制成影片播放。 杂技的作用与未来发展

中国的杂技演员从第一次出国演出,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和平友谊的使者。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杂技演员足迹遍世界,在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留下了他们的艺术风采,甚至当时一些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都欢迎中国杂技团的演出,并在他们的艺术表演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谊,加速了与这些国家友好交往的进程。

如今我国的杂技艺术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不断的发展壮大,通过具体的艺术品牌,扩大再生产,让它与国际接轨,接受竞争挑战,成为国际品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778b106c175f0e7cd13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