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菜的甜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州菜的甜味 作者:华永根 来源:《食品与生活》 2020年第7期 文_ 华永根 苏州市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烹饪协会荣誉会长 不少外地人对苏州菜的评价就一个“甜” 字,有不少人问苏州菜为啥是“甜”的、何时开始变“甜”的,似乎“甜”把其他的味道都挡了回去。在我看来,苏州菜的“甜” 是指该甜的菜必须甜,不该甜的绝不能甜,这“甜” 是苏州菜肴的特色,来源于生活环境,来源于城市文化。 人生下来第一口吸入的母乳是甜的,那是生命本源之味,是味蕾的开启。在随后成长过程中, 甜味亦与我们常相伴随。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 糖是甜的,甜味怡人心田。 在吃食五味中,甜味的宽容度最高,可与其他味道组合、融合,提升味道、丰富味道。甜味与苦味看似是相对立的,但也是相融的,如“苦尽甘来”这个成语,其实也来源于生活:蔬果有不少品种都是先苦后甜。甜与酸是一种组合,合成酸甜味,为大众所喜爱。咕咾肉、松鼠鳜鱼等酸甜味菜肴深受人们欢迎,而那些酸甜饮料、食品一直为消费者所热捧。甜与咸是对立的,亦是互补的,甜过头了适量加些咸味就能中和,反之咸过头,加些甜味也略能减少咸味。辣味与甜味看似势不两立,但用得恰当也能相互作用,辣味菜肴中放入些糖后就增味不少,使味道更有层次感,尤其是当代厨师尝试的一些创新菜肴,使得一些微辣、微甜的口味成为一种时尚口味。说到底, 甜味是味道中的基础,甜味也是独立的,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在苏州的菜肴中,一切红烧的菜品都是要放糖的,目的是增味、提鲜,却因菜品不同、用糖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苏式菜肴中有的是“死甜”的,如冰糖甲鱼、冰糖河鳗、蜜汁酱方等, 这些菜如果不甜,味道就出不来。甜的菜是一种平和的冲击,甜味之下那种鲜香让人回味无穷。拿冰糖甲鱼来说,甲鱼胶原蛋白丰富,在烹调过程中注重火功,可使甲鱼肉更酥烂;以咸味做底味,外包重甜味,使其味丰厚重口。此菜卤汁稠浓, 吃时先感甜糯,收口咸鲜。 苏州老字号里的菜点以甜为主的佳品甚多, 如“陆稿荐”的酱汁肉、“采芝斋”的酒酿饼、“黄天源”的糖年糕、“得月楼”的油爆虾、“朱鸿兴” 的细沙包、“稻香村”的透味熏鱼,就连“松鹤楼的”卤鸭面,其中的浇头卤鸭也是甜咸味的。此类菜在苏州业内被称为“甜出头,咸收口”。 苏州人炒菜大多是不放糖的,有的菜放少许糖调味,用苏州话来说叫“闪几粒糖”,点到为止。甜味不出头,让你感到甜但吃不出甜味,这是苏州人用糖的功夫——取决于投放调料的先后。有些菜让你吃后感觉有丝丝甜味,会丰富你的情感, 而白烧菜、汤菜是绝对不能放糖的。如果有菜点比赛要求以糖作为调味,那么苏州的厨师、擅厨之人都能进入决赛。 除菜肴外,苏州众多点心如糖果、糕点、蜜饯等都是以甜味为主的,如糖粥、八宝饭、糖年糕、金钱方糕、百果月饼等,最让外地人不能接受的是包子的馅心也是甜的——豆沙、玫瑰当然是甜的,可苏州的肉包子、生煎馒头的馅儿也是甜的, 这就比较少见了。或许有人会说,不加糖不行吗? 在苏州人品来,少了这口甜味就少了韵味,就不是本地的味道了。有时外地人品吃苏式面条也感觉汤中有甜味,那是浇头卤汁浸润面汤所致,吃起来别有风味。 苏州人嗜甜,苏州菜肴如同吴语、昆曲一样温软甜糯。人们向往甜美的生活,把菜肴也烧成这味,形成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另有许多甜味是食材的自然本味——苏州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因而四季应时而出的食材不少都带有甜味,如水中菱藕,以及吴地其他瓜果蔬菜等。菱藕瓜果自不必说,新鲜蔬菜如河边茭白天然有丝丝甜味, 吴地菠菜、冬季小青菜煸炒后亦带甜,即便水中河虾,在生吃时也有津津甜味,大闸蟹清水蒸熟后不蘸调料食用,其洁白的肉质也有点甜……很多食材的味道不被外地人所认识,因而有时会错怪苏州人烧菜一味用糖来调味。 苏州人嗜甜从哪朝哪代开始,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会是在一朝一夕间形成的, 可能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由于食材来源及人们口味的变化而出现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吴地先民一直崇尚武力,断发文身、彪悍凶猛、视死如归, 被称为“南蛮”“夷人”等,随后在历朝更迭变迁中,苏州人的习性渐渐转变,由尚武转为崇文。到明清时,苏州已成为文教鼎盛之地,状元辈出, 口味的转变也和文化的转变相类似。据史料记载, 吴地先民喜食鱼虾、鲜蔬、稻米,口味偏咸,有一段时间,北方喜甜,而南方喜咸。晋代吴地进贡送入北方的金齑玉脍、蜜蟹等,是按北方喜甜的口味制作的。宋代,特别是宋室南渡,迁都临安, 大批中原官员、富户南迁杭州、苏州,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南北之间的文化也随之融合,在此基础上,北方人喜甜的口味直接影响了苏州人, 食甜逐渐成为风潮,如同随着当下大批新苏州人融入苏州,苏州人也渐渐喜欢微辣的菜肴一样。 从传统饮食专著可以看出苏州人饮食偏爱甜味的渐进过程。宋代烹饪史料《浦江吴氏中馈录》所记菜点中,除多款菜品用糖外,另专写“甜食” 一类,品种多达15 种,说明那时江浙一带民间流行甜食。元代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一书反映元代吴地饮食情况,全书中多道菜点使用蜂蜜、糖。最著名的是烧鹅——后被袁枚称为“云林鹅”, 在制作上,鹅身须用酒、蜂蜜涂抹一遍,然后蒸烤。另有蜜酿蝤蛑,即雪花蟹斗的前身,这道菜加入蜂蜜,却没有放盐。书中还有熟灌藕、糟馒头、烧猪肉、醋笋、新法蟹等菜,在其制作中, 均有糖和蜜,可见苏州肴馔偏甜的特色由来已久。明代“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她所制作的菜肴、糕点,尤以桃膏、瓜膏、腌菜闻名于江南,著名的“董糖”“董肉”等处处呈现苏州菜清新淡雅、色彩和谐、鲜嫩微甜的特点。《清稗类钞》记录的苏州人之饮食,指出苏州人“以讲究饮食闻于时, 凡中流社会以上之人家,正餐小食无不力求精美, 尤喜食多脂肪品,乡人亦然,至其烹饪之法,概皆五味调和,惟多用糖,又喜加五香”。可见明清时苏州人喜食甜食已蔚然成风。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甜味兴起必须得到物产上的支持,要有物质基础。苏州是从农耕社会一路发展起来的,稻作文化深刻影响苏州人的生活习性,麦芽糖的出现及生产则促进了人口味的变化。麦芽糖是用糯米淀粉及麦芽菌等发酵后提炼而成的,这些原材料在吴地被大面积种植, 因而制作麦芽糖很容易,随后出现麦芽糖的升级版——饴糖,更是丰富了吃食上甜味的层次。其实我们吃的大米,其中淀粉糖化后就有甜味,有时家中的米饭起焦时形成锅巴,味柔甜爽,有助于健脾、消食。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苏州人家家户户都能制作此种甜味,并常吃不腻,久而久之形成习俗的原因了。据说,我国麦芽糖生产始于殷商,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尚书》中有“稼穑作甘” 之语,可见当时人们已用淀粉制糖了。东汉以后, 在文字记载上,把所谓“柘”“诸柘”,改用“蔗”, 即为甘蔗。我国南方种植了甘蔗,制成各种蔗糖, 这改变了我国使用粮食制糖的局面。 旧时,苏州人在十二月廿四祭灶时,都得供奉饴糖。有人说,这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回宫保平安”;也有人说,这是封住其口,让他不说坏话。一粒小糖,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吴越之地,人们利用的另一种甜味就是蜂蜜。吴地山丘、平原四季花草盛开,多产蜂蜜。蜂蜜是纯天然食物,据历史记载,公元5 世纪吴越国时期,君主们就以蜂蜜作为珍贵的礼品互相赠送, 随后又出现早期“蜜饯”。因而不管南方北方,喜甜的历史都很悠久,也广为人所接受。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喜食甜食的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当地人的生活也富庶,消费能力强劲,对口味的要求亦趋高,苏州就是属于这类地区。据说历史上有段时间,苏州烟民大增,对甜味在苏州的发展亦起到促进作用。旧时苏州的文人墨客也偏爱甜味,但在选择甜味上,偏爱郊外出产的果酱、花露、蜜酒,似乎这些天然之甜才能对得起那颗文人之心。 纵观制糖、吃甜的历史,可对苏州菜肴偏甜的成因做一些了解和推测。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医疗科研水平提高,人们对自己的饮食方式有了新的解读,现在常见的高血压、高脂肪、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都与饮食相关。科学烹调、合理膳食已成人们迫切关心的话题,低盐、低糖、少油已成共识,因此在苏州的菜肴、糕点等吃食中,糖的使用宜适当减少,可选择一些替代品,减少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对苏州菜的传承改良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苏州有些菜的甜是菜的灵魂,但不是道道菜肴都要甜。虽说口中甜味就舌尖上那么一点动静, 但这关系到一个菜系的特征,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如果认为甜压过了其他所有的苏州味道, 也是不恰当的。就我的感觉来说,苏州菜用一个字来形容,可说“糯”,风雅软糯;用两个字来形容,可说“清鲜”,清淡平和的鲜中带有丝丝的甜, 适宜大众;用一句话形容,可说“选料严谨,四季有别,制作精细,味美天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07dd28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