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整理和计划 做好入学准备 带了多年大班后,我深知幼小衔接对幼儿的重要性。结合从毕业的孩子家长那里了解的情况和经验,还有自己女儿上小学以后的表现,我发现目前的幼小衔接还是有一些表面化,结果造成一些工作有些想当然的经验化,对孩子真正步入小学后的用处不大。所以我总结了一些更实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整理篇 古语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旺盛的时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形成的习惯会非常牢固。 我家女儿刚上一年级,书包里每天都会带一个放卷子的文件袋,里面的每张卷子都折着角,有的还撕了,惨不忍睹!更别提书包里的书本都歪七扭八地乱放,导致总是有书放不进去……每次看到我都有怒气,但是一反思,平时东西都是家长给弄好,她直接就拿走了,没有给孩子收整物品的机会,所以她不会啊。还有一次放学回家,她哭哭啼啼地说雨衣不会叠,放不进书包里,自己着急得哭了。我现在也非常自责,如果让孩子学会简单的整理方法,上了小学也不会影响到她的情绪。而且收整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家务劳动,其实里面蕴含着很多智慧,如:空间方位、分类、顺序、大小、观察、动手、思维等等。 家长可以做:在家里给孩子留出收整的机会,孩子初尝试时一定会有许多困难,家长不要嫌麻烦,要给孩子时间,共同探究好方法。如:孩子当一天爸爸或妈妈,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整理衣物、给“孩子”准备学习的桌椅、独立收整自己的用品等。 老师这样做:围绕收整进行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具备简单的收整能力,培养好习惯。如:快乐旅行、我的行李箱、试一试能不能装进去、收整自己的衣服格、教弟弟妹妹收整玩具、我的收整小妙招,等等。 计划篇 有了计划,做事就有了明确目标和具体步骤,就可以协调行为、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做事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计划对做事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对孩子有长期好处。 入小学初期,女儿完全没有计划性,放学回家就是玩,等我下班到家她才开始写作业,我再辅导,就耽误了后面学英语、洗漱、睡觉,第二天总是因为睡不够起不来床。另外,在学校里喝水少,回到家又不听姥姥的话,还不喝,就总是生病。后来,我和她一起制订了回家后的计划:几点到几点吃水果、几点到几点写作业、几点到几点跳绳……把干什么都具体写出来,打印成表格,完成一项划个对勾。经过半个学期,才逐渐养成了按计划做事的习惯,同时养成了一些健康生活方式。 家长可以做:给孩子一些做计划的机会,如:回家后做什么、出游前做攻略等,让孩子体验做计划的乐趣和益处。做计划要以孩子为主体,不能只从大人的主观意愿出发,让孩子有试错的机会,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做事后让孩子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了计划,刚开始没完成是正常的,要分析调整。 老师这样做:在活动中会让孩子自主、有意识地做一些计划,如:游戏计划、运动计划、春游前的游玩计划、班级活动前的计划等等,从活动中体会计划的好处,体验制订计划的过程。 以上是我作为幼儿教师、母亲的一些经验之谈,尊重科学、尊重孩子生理及心理的发展水平、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才能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91610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