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图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3.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课件:《竹篱笆和牵牛花》。 2.图片:竹篱笆、牵牛花。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竹篱笆吗?幼儿讨论。 2.教师手拿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引出活动。 教师:这是什么?它今天有些不高兴,怎么办呢? 2.幼儿合理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二、欣赏《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一遍故事。 2.教师:牵牛花开始时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它?竹篱笆是怎么帮助它的?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 三、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 2.教师: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为什么是孤零零,什么是“寂寞”? 3.教师: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起来? 四、组织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讨论,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1.教师: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么说的? 2.幼儿讨论:一个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难过?怎样帮助别人才能使大家感到高兴? 3.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五、活动延伸: 情景表演《竹篱笆和牵牛花》。分别请幼儿扮演竹篱笆、牵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帮助幼儿用故事里的词语表演。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b32c92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