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备考:中国精神

时间:2022-05-22 02:02: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高考作文备考:中国精神 【题目】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曾动情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 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国精神

作者: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三学生 白一浦

各位与会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历代国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奋进的灵魂。其传承之久,五千载难尽;含义之丰,孔孟之言难蔽。所以我今天讲的只是我印象最深的两点,但也足以一窥其真谛。 谈起中国精神,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凛然正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即是如此。这股正气是春秋之儒的大义,伴随中华民族在悠悠千载间行歌万里。几千年前,屈原就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句子,后代有岳飞,有文天祥,他们身上都有这种凛然正气。他们都面对过奸佞小人,都曾历经政治黑暗,但他们从未低下头,从未弯下腰,从未放弃对正义的忠贞,正如《楚辞》所讲,“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这些民族的英雄虽已退场,但那股正气却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不断加深,于今就是中国精神。

除了个人的品质之外,中国人还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的联结,这在中国精神中就表现为为民情怀、为国情怀。一百多年前,谭嗣同在血溅菜市口之际和世人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既然尚有心杀贼,又为何慷慨赴死呢?李敖写过一本《北京法源寺》,里面就谈到了谭嗣同的死:谭嗣同不是一定要死,他是为革命而就义,为生民而死,是替万民而流血,这是何等的高义?仔细想来,林觉民和妻子说牺牲他们二人之福利,众多仁人志士“为四万万人谋永福”,不也是舍弃了小我,共赴国难吗?今天读这些句子仍然会让我们热泪盈眶。辛弃疾有词可表: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我们走在前辈用鲜血铺成的路上,真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中国精神就在这其中闪耀,亦在此间传承。

我是一个中国人。这话说出来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紧随而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我常问自己,中国精神既深植于血脉,浩然正气、心忧家国,你做到了几何呢?答案就是: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我们这一辈青年人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我愿与在座各位共勉,一份情怀,一份担当,国家的未来必定是葳蕤蓬勃、繁荣昌盛。 教师点评

感情真挚、旁征博引、从容有致是这篇作文给人的总体印象。

文章阐释深入浅出。探究从古至今英雄人物传承的精神内核,提炼不同人物身上相通的精神特质,及其对个体、国家、民族的积极影响,呈现了“中国精神”绵延不断、流传至今的过程。其对“中国精神”内涵的挖掘可谓“深入” 所谓“浅出”,在于文章语言表达的灵活多样。作为一次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演讲稿,文章不仅注意了身份意识、对象意识,更有明确的交流意识,完美地完成了情境任务。特别是文末结合自身探讨“中国精神”对自己的浸润,充满了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诚恳动人。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灵活运用,也为其抒发情感增色助益。

正是丰沛的爱国情感和扎实的文学积累成就了这篇优秀的演讲稿。(曹 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2984ba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