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在哪里?唐朝华清池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2-10-01 19:1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清宫在哪里?唐朝华清池的历史变迁



本文导读:

建造背景



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唐诗人白居易《骊宫高》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清人钱维乔《华清宫》诗道:华清之宫骊山足,玉殿千重相连属骊山景色宜人,温泉荡邪去疾。传说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时的温泉名星辰汤《三秦记》载: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令大冢宰




宇文护造皇汤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至唐代逐步形成规模。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诏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册府元龟》载: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戊戌,帝如温汤。癸卯,御制碑以示群臣。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更温泉宫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诏琯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览”(《唐·房琯传》)。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白居易《骊宫高》诗:骊宫高兮入云。骊山似锦若绣,一名绣岭,宫因山名,亦名绣岭宫。唐代诗人崔涂、李商隐、崔道融咏华清宫,皆以绣岭宫为诗名。 历史变迁

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名句。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有时一年两去,其微行间出无法计算。游幸规模甚大,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饮暮有赐。等于把长安的政府机关搬到骊山,竟然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唐玄宗终于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




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

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建筑物已十分破烂。宋人只能根据华清宫的遗迹,刊故宫图于石,让后人知道唐代华清宫的全盛而已。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以前,有赵志古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曾以15年的时间整修华清宫,曾建起三清殿等八座大殿,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等汤池(据乾隆本《临潼县志》)。以后又逐渐萧条。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2)冬十一月西巡时也重修过华清池(原华清),他曾驻跸温泉。民国时期,也有过几次整修,可是华清池及骊山所存古建,大约就是清初重建后所保留下的格局,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一片破败景象。 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辟汤池,修殿宇,建宾馆,开花园,使古老的华清宫焕发了青春,成为人民群众游乐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3a4f5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