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暮登北楼 王武陵 秋满空山悲客心,山楼晴望散幽襟。 一川红树迎霜老,数曲清溪绕寺深。 寒气急催遥塞雁,夕风高送远城砧。 三年海上音书绝,乡国萧条惟梦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交代登楼的缘由。满山秋色使客居他乡的游子触景伤怀,诗人登楼望远,排遣心中的郁结情绪。 B.颔联描绘登楼所见。层林尽染,秋霜中满山火红的枫叶映入眼帘;曲水回环,澄静的小溪环绕着山寺。 C.颈联抒发登楼所见所感。秋暮天寒,塞雁急飞,楼高风冷,“远城砧”使人联想到李颀诗句“御苑砧声向晚多”。 D.尾联寓情于景,韵味悠长。多年漂泊在外,家乡的音讯断绝,萧瑟破败的家园也只能在梦中找寻。 15.D “寓情于景 ”有误,尾联重在叙述和抒情。 16.请简要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16.作者在首联表达了多年羁旅漂泊的孤寂之愁、悲秋之感;转而在颔联抒发了在绚烂秋景中享受的片刻宁静;最后在颈、尾联表达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归梦难圆的感伤。(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 ▲ ”两句通过月亮描写了乐曲结束后听众沉浸在音乐意境中的情境。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体现在“ ▲ , ▲ ”两句的景象描写之中。 答案: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09d0b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