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持续增长,手机作为现代信息科技的一个产物,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而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多,也让手机不仅仅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更多的被用作一种信息终端与娱乐载体。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一族的兴起也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尤其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更是日益普及。手机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个人手机使用情况 我第一次知道“手机”这个物件大约要追溯到8岁那年,那一年我家淘汰掉了老式的固定电话,迎来了家庭的第一部手机,当然那只是一部在如今看来相当落后的诺基亚按键手机,实质上我对它的印象也仅限于它的来电铃声很吵而已。 真正对我产生影响的第一部手机是在我13岁那年,安装网线赠送的TCL塑料外壳智能机,正是从它开始,我才真正踏入了手机那“神秘而浩瀚”的瑰丽互联网世界。因为年龄太小,加之父母有意识的管控,那部手机名义上并不属于我。尽管如此,我仍然利用撒娇哭闹等一系列方法成为了它最长时间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吃饭、睡觉、上厕所……可以说除了在学校的部分,我的空余时间几乎全部被它占据。追剧、游戏、网文……眼花缭乱的精彩内容极大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恰逢青春年少的叛逆期,这部手机也成为了我与父母争吵矛盾的导火索之一。 这之后,我的家人又陆续换了更新款的手机,家里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就成了我的独有物。高中巨大的学习压力挤占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每个月一天半的休息时间让娱乐放松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经过一个月枯燥无聊高压的学习之后,回家惬意地拿起手机,听听歌、浏览一下网上精彩纷呈的新闻热点就成为了我为数不多的快乐之一。父母因为关心我的学习自然是对我玩手机的行为感到不满,这也就导致我每一次玩手机都有一种莫名的愧疚心虚。 再后来,我上了大学,终于可以“合法”地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父母也终于不再限制我使用手机的自由。一直到现在,无论是上课还是外出,“机不离身”早已成为我生活的常态,有事没事掏出手机看一眼也已经成为融入骨子里的习惯。现在的我很难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会是怎样的,手机,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二、手机对我的影响(生理和心理) (一)生理上 长时间使用手机对我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伤害最大的就是视力。从接触手机至今的将近十年里,我的视力严重下降,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科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虽然导致近视的原因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但毫无疑问的是,手机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另外,与眼科问题显而易见不同的是,手机辐射对我大脑的“隐形”伤害更加后患无穷。神经衰弱、记忆力衰退等问题是在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它们又确确实实的存在。 (二)心理上 手机对我心理上的影响大概可以用“手机成瘾”来概括。就比如某次上课忘记携带手机,那么整节课我可能都会处于一种坐立不安的状态,就会觉得自己与整个世界都脱离了联系,会引发严重的焦虑。而在持有手机时,又会不自觉地去打开它,即使理性告诉我在课堂上这样是不对的,但大脑中成瘾性的欲望又促使我去压盖理性。 三、针对本人使用手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一些建议 1、上课前保持手机电量低于30%,上课时不携带移动电源,这样在手机电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发克制玩手机的欲望; 2、培养其他爱好,诸如音乐、运动等,最大限度地转移自己对手机的注意力,走出网络,走向操场; 3、卸载手机中的游戏、短视频等娱乐软件,保留基础功能和学习软件,让手机真正成为辅助自己成长的工具; 4、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护眼睛,不长时间把玩手机。不影响自己和他人正常的作息时间,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营造宿舍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的氛围。 四、结语 技术带来了便捷,但便捷并不意味着自由;人应该掌控技术,而非被技术掌控。对我来说,手机就像是我的朋友帮助着我,但我不能一味地被它拖着走,学会自律、克制诱惑才是我以后与它相处的正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5f8737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