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

时间:2023-01-05 11:10: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贺知章《回乡偶书》创作背景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欢迎阅读。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⑺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译文 其一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心得

诗人于武后证圣元年(695)考取进士,至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官告老还乡,返回越州永兴,已年届八十六岁,离乡近五十年了。鬓发斑白,人生易老,眨眼之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所以,诗人无限感慨地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唯一不忘的是乡情,不改的是乡音。回到家乡,走在路上,首先遇见一伙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好奇、礼貌而又热情地笑问这位东张西望,本乡声音却又非常陌生、风尘仆仆的白发老公公:请问您是从哪处来的客人?天真烂漫的儿童,这样稚口随便一问,却把诗人从沉浸在童年回忆之中,拉回到当前现实中来,他顿时醒悟,当年像眼前一样的儿童,已随无情岁月的消磨,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位反主为宾的原乡人,勾起了心中无限的感慨。诗题为《偶书》,诗中有问无答,五十年的宦海漂泊,世事沧桑,岂是三言两语答得了?就是倾诉衷肠,这些隔代儿童又怎么听得懂、怎么能理解?第一首绝句,就只有如此戛然而止。诗人心中涌起久久不能平静久宦伤老的悲情,眼前小小老乡问客的欢快情趣,产生既亲切又陌生、既甜蜜又苦涩的乡情,此时无法用词语来表达。全诗意境尽在不言中。

其二是其一的续篇,诗人进家后,与亲朋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唏嘘不已。由于自己离别家乡,经历漫长岁月,人事变化,亲朋沉沦,消磨过半,引发自己深深的感叹!诗人在伤感之余,为排解心中郁闷,将眼光转向周遭三百里的“镜湖”。贺知章的故居就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c445228d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