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诗。此诗采用比兴的手】感遇张九龄 感遇·其一。《感遇·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诗。 此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歌颂春兰。秋桂。从而抒发诗人的情怀。 作品名称,感遇·其一。创作年代,唐朝。文学体裁,诗。作者,张九龄。 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其一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译文。⑴兰:此指兰草。 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⑵桂华:桂花。 “华”同“花”。⑶生意:生机勃勃⑷自尔:自然地 。佳节:美好的季节⑸林栖者:山中隐士⑹ 坐:因而⑺本心:天性⑻美人:指林栖者山林高士。隐士⑨闻风:闻到芳香。⑩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作品鉴赏。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 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其一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 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本诗通篇结构安排紧而有序。叙述风格和缓。平静。给人一种清心。恬淡的感觉。 作者简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 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有《曲江集》传世。他是一位有胆识。 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2b7df7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