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侗族戏曲节教案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语言是幼儿的主要感知对象,教师应抓住语言这一幼儿学习的主要对象,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情境,让幼儿从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语言,让语言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并逐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谈话法、角色扮演法、情景表演法、音乐游戏法以及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等。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幼儿喜欢唱歌的天性,结合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总之,语言教学是本节课实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到有机结合。 一、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正确的发声方法、正确的发音习惯,并初步学会“同音字”的发音规律。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学唱一段“我是歌王”、“侗族戏曲联唱”等民族歌曲。3、情感目标:初步感受侗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4、交流目标:会用本民族音乐配合本地区戏曲联唱表达他们对家乡、多姿多彩文化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音乐与舞蹈2-6 (3)班的《侗族戏剧与舞蹈》第6章,是在我班进行三年级幼儿的大班侗族戏曲节教学,其中第三章第二节有“吹芦笙”、“做芦笙”,第二章第三节有“打芦笙”、“唱芦笙”。在本章教学中,让3-6 (3)班的孩子能够通过自我练习或集体表演来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而在本章主要教授侗族人利用芦笙伴奏唱歌而制作花灯、竹碗等工具来庆祝节日等风俗。 三、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活动过程,主要以儿歌作为主要内容,把儿歌和舞蹈作为活动内容。儿歌学习是为了把语言具体化,它应该是一个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我们以本班幼儿为主体来设计本次活动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幼儿在儿歌《一天》中进入情境学习语言。同时以游戏和儿歌来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并能用儿歌表达出来。第二部分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 四、结束语 “侗族戏曲节”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活动,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幼儿对唱歌的强烈兴趣与热爱之情,让他们体验到对歌曲艺术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幼儿对唱歌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课堂上进行了幼儿角色扮演活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得到互动,提高了幼教质量。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体会到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从现在做起;要加强幼儿对歌曲知识和音乐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必须从幼儿开始训练。“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句话虽然很贴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完全适用于幼儿园的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454580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