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上海罢工》裴宜理读书笔记 这套书可能会加深我们100年来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它的学术水准也再次提醒:我们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是过去那些粗野古朴,很快就将被中国文明所同化,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高度发达、必将对我们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固步自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透过强烈的反差去思量自身,中华文明将难以找到进入现代形态的入口。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地缘政治”,追溯了上海工人的地理源流,说明该市早期的工人抗议依据不同的祖籍界限而表现不同。 第二部分:即“党派政治”,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的上海工人运动情形,揭示了外来组织者是如何被迫——有时甚至和他们偏爱的意识形态违背——与先其存在的传统发成妥协的。 第三部分:即“产业政治”,将眼光转入工作场所,说明不同产业部门的工人对当时形势是如何作出反应的。 罢工可由一系列经济的与社会的原因导致:要求增加工资、抗议工人被解雇、或是要求改善工作条件。但罢工也可以是政治形势的直接反映。 第一部分:着重于民间文化(限于祖籍故土),这是一个主要属于社会史范畴的主题。 第二部分:考察了党的组织者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党与党之间、党内的竞争方式。——政治学主题。 第三部分:注意力转到工作场所——属于工业社会学范畴。 第一部分地缘政治,1839-1919 第一章“移民城市”,将上海工人阶级的地理源流与其早期反抗方式联系起来。来自不同地区的工人往往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原有的地方文化,势必对工人阶级的行为造成影响。 第二章“来自南方的工匠”,探讨了技术性手工业工匠——大多来自广东和江南地区——的组织及其罢工运动。 第三章“来自北方的无产者”,将眼光转到非技术性工人中的抗议方式上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来自北方农村。 地缘政治是一柄双刃剑,既为集体行动共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又是一种人为的壁垒。 南方(行会)北方(帮口),实际生活中的差异并不是僵化不变的。 第二部分党派政治,1919-1949 第四章“激进主义的全盛期”,对共产党人在该市的早期活动进行编年叙述。1919-1927 第五章“保守主义时期”,对国民党的巅峰时期即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论述。 第六章“激进派的复活”,讲述了从打败日本侵略到内战时期共产党恢复活动的情形。1939-1947 第三部分产业政治 地缘、工种、政治行动之间的关系是间接性的——以工人的思想和群体习惯为中介。 本书的论点: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5fb44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2.html